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近日读到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受颇多。作者自己本身作为一名老师。他将这本书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没有?在妈妈与老师之间进行比较的意思。老师在课堂上是孩子的引路人。这本书中在表达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实现在社会上普遍情况是家长对孩子用心了。但是用的不是地方,主要以管教为主,处处充满。痕迹深重的干涉。儿童体会到的多半是强制力而不是教育。刚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反思自己,其实自己面对教育孩子时更多的急躁都在提示着自己。其实方法是不对的,教育孩子如何能做到有心而无痕呢?
书里的一则寓言颇具深意。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先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头的工具是锄头,很快就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失去了价值。文中作者提到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了一款玉。就是我们各自的很可爱的孩子们。为什么有的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而另外一些人,全面对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区别就是这使用的是锄头。能看到文中作者说现在人都很自信,谁都不会认为自己笨时。我确确实实被震撼到了,我想,这不正是在说我吗?书里列举了一位博士教育一个两岁的孩子,学会有礼貌的例子,例子中并没有起到臆想当中的效果,反而引起了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作者提到博士绝不怀疑自己是一位卓与高手,但是他却不知自己运用的是锄头。家庭当中教育的错误就是这样无意间产生的。我的知识与博士还是有差距的,博士尚且没有做到,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确实汗颜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家长和老师给他营造的教育小环境。而家长无疑是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对细节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
在第一章《如何提高爱的质量》中提到了一个打针的故事。针对多数儿童和家长都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但是文中的圆圆却能够平静的接受。和这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雾化治疗,物化很简单。但是由于没有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反而不如像对待打针一样从容淡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是能够接受一些。似乎比较困难的事情。这里特别提到绝不能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确确实实感觉到自己做错了。因为自己曾经就使用过这样的方式。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紧张。在“不要捉弄孩子”这个小故事里,作者提出来“事关孩子的事情没小事”这样一个观点让我感受到了要真正的尊重孩子。
“小板凳揉揉疼。”板凳碰同孩子了,生活当中这样的事情十分常见。我也曾听到过家里的老人对孩子说板凳把你碰疼了,打板凳这样的话。在文章当中作者没有让小板凳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成为加快加害她的坏蛋,而是让他学会了为朋友分担痛苦,让他意识到了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学会让步不是怯懦的退让,而是让孩子表现出真正的大度。这是一种变通的能力。确实是一个能给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对别人一定会有更多的理解和爱心,她遇到问题也不会偏执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这样的思维方式伴随着他,确实能让他学会心情愉快。也能保证她一辈子不吃大亏。我在反思着自己,我是不是文中当文章当中那个长不大的成人呢?我的爱发脾气,我有时候无意的纵容,是不是叫会给孩子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我认为孩子表现出来自私狭隘,不会替别人着想,会不会是我本身就不够大度呢?暗恋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为幸福的人。我也想让孩子处事态度自如,人际关系和谐。那么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对孩子太苛刻。
“年都来的圣诞老人”这个小故事真的让我感觉到脸红,因为我从没有像文中的作者那样。真正的花心思和时间让孩子有过那样的不同凡响的经历。文中作者说儿童是天使,只有天使的世界里圣诞老人。才会千真万确的存在,等他长大了变成了烦人圣诞老人就消失了。再也不来了。应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的生活和世界焕发出奇异的光彩。让孩子为了童年而活着,这孩子有过做天使的经历,不要让他生来只能做没翅膀的凡人。陈翔每一次面对孩子提出来的一些愿望。我总是觉得孩子愿望真是太多了,总是一次又一次的你觉得人家,想想自己仿佛真的没有给孩子带去过什么样的惊喜。
“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想想自己的孩子也马上就要到青春期了,这个故事确实来的很及时。在面对孩子和异性的交往问题上。这篇文章作者处理的非常好。有男孩儿喜欢你,说明你是个可爱的女孩儿,你对别的男孩有好感。说明你也是一个懂得欣赏他人的人,你作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将来会遇到很多欣赏你的人,对他们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同时你也会遇到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男孩子,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一个人只有自身可爱才值得别人去欣赏。如果能力一般气质平平,凭什么让别人欣赏他?对于中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气质与能力。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时自己也才能学会慢慢欣赏别人。其实真的像文章作者所说的那样,不少的孩子青春期在品行上都可能会出现偏差。更多的时候重要,更多的时候,原因可能就是他们不断地遭遇到成人的垃圾思维的侵害。特别是文中提到的对比性的那个早恋的事件,在早恋的问题上,一种是疏导,但更多的家长是选择了错误的刺激强化。想阻止孩子早恋。请错误的方法推了孩子一把,是孩子不由自主地调入漩涡中。作者提到他在他的目的地不是?进行爱情教育,而是成人要以干净的目光看待孩子。以健康的理念理解孩子。孩子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品行的偏差多数情况都是因为遭遇到了成人垃圾思维的侵害,这些垃圾思维就有犹如。任意排放的有毒气体和污水。污染了孩子原本纯净的天空和大地。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有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的失去自信。
“像牛顿一样”在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原来作者的孩子身上也是有缺点的。与我不同的是作者的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
第二章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嗯,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确实特别期待看到更具体的内容。因为现在我自己感觉就是因为孩子的学习而感到烦恼。
来让孩子识字不难,这个小故事里小主人公圆圆一下子认了那么多字,作者说这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者采用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所以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公共场所会,逛动物园,去百货商场等,抓住了生活当中所有的识字的机会,让孩子忙了一种习惯,看到字就想读出来。作为妈妈,她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每次都是指着读,让孩子在听读故事当中就积累了很多的生字。当孩子第一次机缘巧合下能够读下故事时,及时的夸奖让孩子从阅读当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总之,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有效的识字方法。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子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识字和阅读是不能分割的,否则会破坏孩子识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小故事开小卖部当中。我对这样一段话印象深刻,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开小卖部这样一个寓教于乐的游戏,真是让我感觉到自己看到的有点晚。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作者认为是一种数学启蒙教育,数学教育不要一下子就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计算了为难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感受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当教育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非常好,其实这自认为人一生活的教育可以无处不在,比如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当看到作者写出来的小故事,无意间通过孩子说剩余了多少瓶娃哈而感受到孩子竟然已经有了数字的概念。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去学习,而不是在书本中学习教育中永远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尤其值得学习的就是作者提到当家长想要孩子学习进步时,不要忙着把孩子拉到书本上,拉到课外补习班,应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者作为家长是有心的,他能他能拿出认真而单纯的心态,和孩子一样投入去玩儿,在活动当中没有说教,没有训斥。
在背膜上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中作者提到,小学没有什么真正的血液落后。也不存在绝对的成绩优秀,一切都是可逆转的,使情况发生逆转的神奇力量就是课外阅读。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这不单阅读他就不善于使思考。有一个比喻,我觉得特别形象学习能力的建构好比盖房子。原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治理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那么盖房子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孩子在初中的时候,初中小学的时候,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获得好成绩的,但是如果阅读垫底,年级越高就会越显得力不从心。正想简单的建筑工程对工具及背景要求。不太高,越是宏大精美的工程,对工具及背景条件要求越高是一样的道理。
修得一支生花笔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家庭教育的流行语,每个家长都这么想。这么说这么说,但为什么有的孩子跑着跑着就落后了,没什么失望的。总是大多数的家长是因为许多概念被搞错了。如果说怎样,如果说提高写作能力有技巧的话,那么就是阅读。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只能算是小技。但阅读是一个慢的过程,不能立马见效。但是很多家长们又喜欢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you should,家长们更热衷于把孩子。送进学前班提前去学拼音学外语,希望孩子考试能拿到好成绩。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他们认为这就是在起跑线上领先了。早期阅读相比较来说做没做的差异暂时看不到。但是从长远来说,那些阅读量大的孩子不仅从小表现出聪慧,在学习上也有很强的爆发力。因为他们从小奠定了良好的阅读基础和阅读兴趣,这才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阅读不应不仅应该要开始找,而且应该读的要足够多。作者提出家长应该及早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像吃饭一样,成为孩子生活中非常自然地存在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语感,大量阅读赋予孩子的不仅是正确的表达能力,还有创作才华。
这位老师在我看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确实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在缺少课外阅读的前提下,语文书教不出学生的语文水平,作文课也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写作技巧在理解上是没有难度的,但是吸收应用确实非常难的。我学生没有大力的阅读做铺垫,那么即使作文课讲的花样百出,最终也像是把稻种撒进了沙漠一样没有意义。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真正的捷径。
认为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更是思想认识的事情,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跟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加阅读。实际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沟通的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作者建议读经典,因为那些古今中外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包含着真善美,而这些真善美将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又不阅读的人是萌妹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孩子对我们来说是唯一的,他的成长不能等待。其让孩子去吃麦当劳,不如他去逛书店,与其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高档玩具、花高价报速成班,不如给孩子的书桌上放几本好书!作为家长,我以后要花些心思引导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但他视阅读和看电视玩游戏一样有意义的事情。
有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的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所掌握的知识的数量取决于脑力劳动的感情感色彩。如果跟书籍的精神教网对人是一种乐趣,并不以实际为目的,那么大量事物真理和规律性就很容易进入他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专门指出了不建议读缩写本和缩印本。缩写本好比是把新鲜苹果做成果脯的行为。在阅读需要诱惑的故事里,我真的学到了有效的一招。男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读小说,而家长又想让他开始读小说的时候,作者采用了一些小小的计谋引诱着孩子喜欢上了读小说。人最难抗拒的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我在想也许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感到痛苦,是因为我没有用对的方法。
在选书方面,面对有用和有趣两个标准很多的家长是以有用为选择标准,所以给孩子买的是作文选,作者认为好比是想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去拿一盒腌制的果脯果脯取代新鲜的苹果。有的家长选的经典都是孩子不太喜欢的,甚至可能直接就把孩子吓住了。孩子虽然不知道自己需要哪本书,但他们知道不需要那本书,对于没有兴趣的东西,他们只有一个态度拒绝。我想孩子又持久的阅读兴趣,那么只可以是来自有趣而不是有用。所以给孩子选书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不以有用为标准。只有关注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现实中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只重视课本的学习,但是不重视课外阅读的话,就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勺奶,听歌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还有的阅读是给孩子报了些阅读班,或者是老师在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这就好比当一个人需要喝水时,旁边的人滔滔不绝地讲一大堆关于喝水的知识,并让他回答一些关于喝水的问题,而盛满清水的水杯去从来不肯递给他。其实很多家长对阅读和语文学习的关系认识的并不太准确。他们可能会干扰孩子的课外阅读,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在小学当中确实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孩子从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却经常很高。这是因为小学考卷一般紧紧围绕教材来的考前紧扣教材复习。确实能在卷面上出现好成绩,但这种成绩也是一种假象。不能真实的考察出他的语文水平,这种假象也只能持续到。初中到高中之后,成绩与阅读量的相关性就显现出来了,我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将来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我们没有像特级教师魏书生那样的勇气我能力让孩子甩开语文教材来学习,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这样才能大胆的把课外阅读引入孩子的学习中来。
在读到一则原本一篇生动有趣,语言流畅,情真意切的作文因为作文内容与标题外延略有出入,被判零分的故事时,我反思有可能自己也做过:用锤子蛮横的砸碎晶莹的珍珠,然后拿起石子告诉孩子那是珍珠。嗯,我们在讲作文技法时,也会强调学生写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但是来自于我们的道德说教可能还在控制着学生从孩子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我们就给予让他们说主流话语给他们留下的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太少。
抱着速成的目的,所以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变得很功利。
阅读是最好的修炼过程,会用细无声的滋润孩子的潜能。愿孩子手中的笔也能在不经意间发芽并开出芬芳的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