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ITO
【重点、难点】挣值管理计算
挣值管理:
是一种综合了范围、时间、成本绩效测量的方法。将计划工作量、实际成本与实际挣得的收益进行对比,确定成本和进度是否按计划执行。
1、场景:
√ 总规划用10天种100棵树,完工预算为10000元;
√ 具体计划是每天种10棵,每棵树的预算为100元,每天花费1000元;
2、现在是第5天结束了,预算及执行情况:
√ 按计划应种50棵树,花费预算5000元;
√ 实际种了30棵树,实际花费了4500元。
术语 | 解释 | 解释 |
---|---|---|
完工预算BAC | 项目完工预算(不含管理储备) | 规划用10天种100颗树,完工预算为10000元 |
实际成本AC | 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 | 实际种了30颗树,实际花费4500元 |
计划价值PV | 应完成工作的计划价值 | 第5天结束,按计划应种50颗树,花费预算5000元 |
问题:
- 实际已种的30颗树,按计划预算应花费多少钱(或值多少钱)?
EV=30*100=3000元(实际种了30颗树,按计划一棵树花费100元)
<mark>挣值EV:实际已完成工作的计划价值(已完工作经批准的预算值)</mark>
综上,得到:
BAC: 10000
AC: 4500
PV: 5000
EV: 3000
由此可见挣值技术的优势:如果只看预算和实际花费,好像没有超值,因为AC4500好像小于PV5000;但结合范围来看,其实是超支了。因为种的30颗树,按计划只值3000元,但实际却花了4500元(EV<AC) - 进度是提前了还是落后了?
术语 | 解释 | 举例 |
---|---|---|
进度偏差SV | 挣值与计划值相减:EV-PV (小于0进度落后;大于0进度提前) |
EV3000元-PV5000元,小于0进度落后(表示少干了2000元的活) |
进度绩效指数SPI | EV/PV: 小于1落后;大于1提前 |
3000/5000,小于1进度落后 |
注:PV=5000;EV=3000
- 成本是超支了还是节约了?
术语 | 解释 | 举例 |
---|---|---|
成本偏差CV | 挣值与实际值相减:EV-AC(小于0成本超支;大于0成本节约) | EV3000元-AC4500元,小于0成本超支(超支1500元) |
成本绩效指数CPI | EV/AC: 小于1超支;大于1节约 | 3000/4500,小于1成本超支 |
注:AC=4500;EV=3000
记忆口诀:不管是成本还是进度
小于就不是好事(SV、CV小于0,或SPI、CPI小于1):进度落后、成本超支
大于就是好事(SV、CV大于0,或SPI、CPI大于1):进度超前、成本节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