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
我有个学妹,很努力,每天都在我这坚持打卡。每天日程排的满满的,有规定动作,比如上课,6点早起背单词,以及学生会工作,也有额外动作;比如看网课,学技能,去健身等等。
她每天晚上找我打卡,日程表有打不完的勾,清不了的任务,真的好忙。真羡慕她的大一,也钦佩她的努力,因为我大一不是这样啊。
哪知道晃晃悠悠就到大三了。
我大一的时候,每天按时听课,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按照规定上晚自习,回去后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我大二的时候,在线教育有点火,第一次接触了MOOC大学,第一次接触了云课堂的概念,也第一次结实了一批知识型的人。于是,我疯狂的学习,疯狂的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疯狂的让自己忙的喘不过气。
慢慢的有些小的成绩,别人每次的点赞和认可,总掩盖不住自己的小激动,发了无数的朋友圈,炫耀着自己。到了大三,我删除了一条又一条曾经引以为豪的朋友圈。
因为那时的忙碌显得毫无方向,那时的忙碌过于功利,那时的忙碌现在看来苍白无力。
好在没有堕落,没总闲着,一直在忙,闲着的人可能终将被淘汰,忙着的人才不负自己。
庆幸身边有一些伙伴能和我一样,不能说志同道合,应该说都在努力,可是还是有一大批人压根在虚度,在荒废,同时还在抱怨着一切。
茫
这学期一开学,很多同学选择考研,感觉全世界都在考研。
很多同学说,因为家里要求考研,很多同学说本科生不好就业,很多同学还说大家都在考研……于是,很多同学在概念性框架下,盲目选择了考研。因为这“很多同学”也很迷茫啊,不知道为什么考研,好像赶鸭子上架,试听、报班、上课、图书馆,开始了曾经的三点一线。
有部分同学选择找工作,于是每天都在讨论这家公司所在的城市不好,那家公司起薪太低,那个职业不适合自己……于是我们在概念性框架下觉得自己适合A,不适合B,却始终犹犹豫豫,又觉得适合B,不适合A,突然冒出的C让自己彻底迷茫。
我们总是这样,用一个大大的概念,框住自己的思维,把自己的视野当做世界的边界。看似很明白,实际在蒙蔽着自己,让自己更迷茫,选择更盲目。
就像我一个同学,做了三年学院的微信平台,就敢投知名公司新媒体运营的简历,实际上他只会做推送,根本没有互联网经验,更没有新闻传播等知识,凭借自己在三年学生会工作中简单的工作中的理解,试着发出简历。
认为自己接触的内容,是新媒体运营的全部。
就像我们自己,光鲜的成绩是考前的突击换来的,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当下的行业背景,就敢在简历敲出掌握本专业全部知识,凭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投出简历。
从没真眼看过企业于校园的差距,用人单位又不傻,企业毕竟要生存。
就像我们自己,考过了简单的计算机二级office,考级后从来没有再体验和学习过办公软件。凭借自己对office软件的概念,在简历写下“熟练掌握MS office”。
那么刚进职场你不加班才怪!
就像我们自己,大学很少读些专业外的书籍,却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大谈人生社会,随意评论历史,仿佛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其实几句话出口,暴露了自己的不足。进过高校图书馆,很少借过书,更别说读书了,近期目标还能达到,10年后我们还有多厚的基础?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仿佛有东西圈住了我们的思维,我们变得不能跳出思维的墙,思维没有深度,大脑没有灵感,却轻易得出结论,轻易贬低自己或者高估自己。
明明华而不实,空虚无力,硬要充胖子;明明基础薄弱,苍白无力,硬要外表华丽;明明担心未来,心浮气躁,硬要幻想诗和远方。
于是,我们都在“茫”,曾经的忙碌让自己更加“茫碌”。
因为我们总认为自己的视野是世界的边界,我们看不远也看不深。
我们总认为自己的经历是最好的简历,却心虚的写下一些词语;我们总认为自己的努力从来都是有意义的,却没去衡算过努力的效益。
我们总认为按部就班完成教育能给我们未来,却很少额外附加自我教育;我们总天真的幻想着诗和远方,却没有想过苟且和努力。
没有脚踏实地的忙碌和分秒必争的努力,没有走脑走心的构建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后抉择,曾经流过的汗水都是空虚无力、华而不实的“茫盲碌碌”。
这些就是我们曾经渡过的大学几年,我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努力,却没有看到天外山,没有学习人外人,我们凭什么拥有诗和远方。
在这个路口,无论考研还是选择找工作,真正跳出思维的墙,不要局限在自己的视野,离毕业还有一年,真正努力,先改变自己的思维,再走脑走心的构建知识体系,接着独立思考后抉择,让自己努力和忙碌有意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天空,苟且努力的生活着,才配拥有诗和远方。
沉思片刻,看看还有哪些不足,不欺骗自己,不负大学最后的年华。愿大家的忙碌,今后都有回报,愿大家视野开阔,才华终究撑起梦想。
我是小乔,我们共勉,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