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阳明病”,潮热、大便已鞭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鞭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鞭,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
阳明的潮热是一阵一阵的,一定在日哺,即黄昏(酉时)。阳明病有两:腑实和经热,即承气汤证和白虎汤证。腑实和经热都会引起高烧,腑实无大便,经热大便通畅,实在搞不清楚看小便,腑实小便深黄,经热小便白。一旦确定是承气汤证要速下,剂量开足,一剂即够,拖久了即成谵语。
“若不大便六七日”,但又不能确定有燥屎,先给吃少少的小承气汤,“转矢气者”,大便没出但放屁了,代表有燥屎,“乃可攻之”,可用大承气汤。如果吃了小承气汤不放屁,大便先硬后溏,代表里面湿很盛,这时不要攻。
湿是脾臟来的,脾主运化,食物吃进去消化然后排出大便,这排的力量靠脾。大便溏代表脾的运化功能不好,攻下的药都是寒凉药,一攻下,寒与湿一结就腹满、不能吃东西,一喝水就打嗝,因为水是寒的。这种情况严重时可用茯苓四逆汤,如果只是胀满放屁可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人很虚也可以用理中汤,没胃口用小健中汤。
临床上不需要用小承气汤试,不放屁就是大承气汤证,再看看舌苔,阳明燥热的舌苔很黄,严重的话很黑而且很干。黑有两种,寒到极时,舌苔也是黑的,但这个黑有润泽,上面有很多津液;大承气汤证的黑是干的,一摸脉,洪大数,一摸额头,烫。
这一条辨主要是强调:确定热实不通才可攻,里面有湿时不可以攻。
二二六、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这一条是中医的闻诊—听,用以区分虚实,实证攻下,虚证补虚。
图片来源网络
何为谵语?就是胡说八道,属实证,谵语有以下症状:
(一)卧榻侧,如见鬼:就是床旁边看到有鬼,别的地方都看不到。
(二)骤见刀兵水火:有人拿刀要杀他。
(三)途遇蛇虎:走在路上,忽然不要走过去,说有老虎。
(四)似梦似醉:看起来好像清醒,又好像在作梦。
(五)惊呼号叫。
何为郑声?就是讲话反复重复,这是阳明的虚证,肠里面虚掉了,空无一物,郑声有以下的症状:
(一)忽在通衢:忽然感觉人在马路上。
(二)忽浮大海:忽然感觉前面荒凉一片。
(三)恍惚变迂:一直在交代事情。
(四)欲回不得:可以感觉病人想跟你沟通,但是病人都没有办法回神。
(五)口中呶呶不休:不是唠叨不休,是一直一直在讲话,又讲不清楚自己在讲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