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与嫉妒是两种常见的情绪。
嫉妒是内置在基因里的程序,是一种求生存的机制。每个人都会有嫉妒这种情绪。
嫉妒是怎么来的呢?是比较而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在改革开放以前,家家户户一样穷,所以那时候的嫉妒就很少,因为没有比较。现在人们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物质极大的丰富,因此嫉妒情绪也就多了起来。
我们现在都不用出门去看到别人比我们好,我们每天打开手机看朋友圈,某某去度假了,某某又晒名牌包包了,想想自己还要去加班,买不起名牌包包,免不得会嫉妒。
我们古老的文字非常有智慧,你看,比较的“比”字是两把匕首,一把指向别人,一把指向自己。比较是一把双刃剑,即使不伤害别人也很容易伤到自己。
要成为城市里的第一高楼有几种办法?
1、摧毁比我更高的楼,我就成了第一高楼。——嫉妒
2、打好地基,一层一层加盖,慢慢的就成了第一高楼。——羡慕
嫉妒往往带有很强的攻击性,甚至想要摧毁对方。羡慕是想成为对方。
虽然羡慕看起来比嫉妒好很多,但是羡慕这个情绪的背后还隐含着一句话:我不够好。
NLP说,一个选择叫不得不,两个选择左右为难,三个选择才是选择的开始。
如果说嫉妒和羡慕是两个选择的话,那第三个选择是什么呢?
团长曾经去不丹考察过,和不丹的时任总统聊过天。不丹是世界上幸福感最高的国家,国民幸福指数就是不丹国王创造出来的并不遗余力在国际社会上宣传。――但是不丹很穷,就像我们国家的50年代一样。
团长问不丹国王:如果将来不丹人民变得富有了,幸福指数还能不能这么高?
不丹国王说:能!因为我们的幸福感来源和你们50年代时候没有比较所以很幸福是不同的,我们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信仰,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不丹国王补充说:幸福感来源有两种,一种以我为中心向外求,用五感(眼耳鼻舌意)来获取满足而产生幸福感,比如,看一个好看的电影,听一段美妙的音乐,闻到妈妈做饭的香味,尝到好吃的味道,想到某件开心的事情。外求的幸福感容易一瞬即逝,需要一直的刺激。所以我们常常在聚会过后感觉到空虚,落寞。
外求这种方式是危险的,总是外求会让你依赖于此,但是外界的事情大部分又是我们无法掌控的。
还有一种是内求,建立自我价值感,追求内在的愉悦和平衡。
而不丹国民的幸福感就是来自于内求的结果。
所以,第三个选择,就是内求。既不嫉妒,也不羡慕(羡慕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啊),而是建立内在自我价值感(我足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我不需要比较)。
当然,想要做到内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就是免不了要比较,那么羡慕也比嫉妒好。
自我觉察:
羡慕:1,看到七喜文采那么棒,我很羡慕。她接受我的建议开始写东西我很开心,同时也期盼她有出版的那一天,但是我也羡慕她的文采。2,看到小文的觉察力突飞猛进,成长很快,我很高兴的同时也很羡慕。
我发现,我的羡慕只是对身边的人。
而且羡慕的底下,确实是暗暗的“我不如她”的心态。
嫉妒:我原以为我现在已经进化到没有嫉妒了,但是仔细想想,我也不确定。如果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有违一般大众的标准,大家都讨厌和Ta合作,而且Ta在合作过程中总是出岔子,这样的人,我希望换人,这是嫉妒吗?
我发现,Ta 出岔子影响我的工作的时候我就渴望换人,但是不影响我的时候我就没有那种情绪。
不管这是不是嫉妒,我都可以从这次反思中得到智慧:
既然换人与否不是我能决定的。那么我就只好去学习如何与这样的人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