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写作也有这三个境界,这三个境界有说是佛门偈语,有说是道家谏言,不管了,意思理解且能表达我此时的目的即可。
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初级阶段,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所有人的认知都是一样的。
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随着阅历的增长,认知和理解能力逐步完善成熟,可以通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涵,已然超出了事物本身,这里面就有了思考和延伸,就有了主观意识倾向,不同人看到想到认识到的可能就不一样。
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历和心智进一步成熟,经历多了,思考多了,山水已脱离原本表象的内容,山水也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所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返璞归真。
这三种境界也可以用一个人的一生解释:少年人未入世,心地纯净,也没有任何身心上的负担,当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人肩负养家重担,上有老,下有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事重重,无可诉说,虽然是在看山,在看水,但他的心事却完全不在山水上,而在自己的世情之累上,所以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了老年,人生的义务基本已经完成,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心地轻松,一无所虑,当然又变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也只有这时候,他才能够真正欣赏山水之美,这是跟小时候不同的地方。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真的就是一个最真诚、最美好的祝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样写出的东西才能发自灵魂,触及灵魂,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流芳百世。
浮华之后,看破浮华本质,领悟它的本质内涵,心就会像红楼一场梦,最终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