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滑铁卢,就是不走寻常路。
我本来是想买“独立思考”的相关书籍,买了这本《5天学会独立思考法则——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万万没想到,它重心不是落在“独立”,而是“思考”,我第一脚就踩空了,差点摔个狗吃屎。
这本书是指导怎样“做一个有自己想法,并能表达出来的人”,我一直觉得我已经想法够多了,恐怕这本书不适合我,没想到看下来,居然收获很多,想透了很多事,最大的收获就是弄明白了书评应该怎么写。看来不仅没摔着,还歪打正着了。
看似脚踩西瓜皮,人生处处是惊喜。
这篇只摘和写书评有关的内容,这本书其他部分,在我前面一篇。
一、我们为什么写书评
1.作为发表“自己想法”的初级训练手段
因为这本书主要是指导我们“做一个有自己想法,并能表达出来的人”,那么,作为一个能达到这个目标的,简单易行的切入手段,作者建议从写书评开始。
有一点想法,就写出来,就和大家分享,这个动作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输出倒逼输入,为了产生一点能表达出来的想法,起码得思考吧,另一方面,自己一点点的想法,如果分享出来,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会对自己继续思考,有一个推动作用。
2.好的评论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帮助大家筛选图书。
很多人买书的时候,希望能看一点看过这本书的人的体会,值得不值得买,很多人去吃饭的时候,喜欢刷刷大家的点评,看看好吃不好吃,很多人只买种过草的东西,那么怎么种下的呢?当然是看过别人使用后的评论。
二、书评的构成是什么
1.书评是书评,读后感是读后感
其实写之前可以换个角度考虑,我们自己看书评的时候,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我们想看的是书评人的人生经历吗?并不是,我们想看的是,这本书里有什么重点内容,值得不值得我去买。
如果通篇都是你自己的感想,那叫读后感,那么就不要发到人家发书评的地方去,就作为自己独立的一篇文章好了。
2.自己的想法占2成,对评论对象的准确把握和归纳整理占6-8成
所以呢,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占满篇,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这样定位,其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自己写东西之前,压力不太大,能让自己有点感想就敢于动笔去写,写的多了,反而能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写的多了,如果觉得自己观点就是很多,那保不准自己就能写出一本书了呢。
3.明确自己的背景,便于他人参考
这个对我的启发也蛮大的,总之发心就是,能给看这篇书评的人什么帮助。
同样一本书,小白看和专家看,感觉不一样的,用途也不一样,简介一下自己的情况,有助于买书的人做判断。
4.关于对象本身的介绍,交代对象的相关信息
作者的职业经历、写书的时代背景,都决定了这本书的写作角度,同样是新媒体的书,专家教授和具体实操者,分析角度肯定有不同,写在书评里,买书的人就可以参考一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那个方向。
书评,属于有实际、具体用途的文体,那么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帮助,是否能帮助读者筛选,能帮助读者节省时间,这样写出来的书评大家就愿意看,就愿意给正面反馈,也就激励着作者继续写下去。
不要只顾自己爽,多给别人帮帮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