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第17代孙范文程,曾经辅佐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代帝王,清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曾被康熙帝誉为“元辅高风”,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在辅佐顺治初期,由于多尔衮战功显赫及威权掌控,范文程主张“安抚”而非“杀戮高压”的做法和多尔衮形成了对立。在多尔衮反复施加压力及削弱范文程权力的过程中,曾经为清朝立下大功的范文程没有同流合污,也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采取了“托病修养”不少朝的战略,避免核心大臣之间的正面冲突,从大局出发,静待机会。“范文程的进退之道”(481)
等到多尔衮去世,顺治权力稳定后,范文程再次被重用,他的“安抚”政策取代了“烧杀抢掠”,政局慢慢趋于稳定。清朝初期,大到“入关政策”,小到某一政令的发布,大都出自范文程之手。但他在整理《太宗实录》时,焚烧了大量自己的奏章,在其中大概能见到他的奏章只有十分之一。
通过上述的案例,很容易看出范文程深谙“知可以进和不可以进者胜”的“进退之道”,这才让他在乱世中从一个奴隶成为良将贤才。在皇太极、顺治掌握实权及康熙时代,范文程可以积极推动自己的治国主张,而在多尔衮的强权下他却懂得退让保全之道,这就是“进退有序”了。在平时工作中,可以积极献计献策,但真的在汇编文献时却可以焚烧自己约90%的奏章,这就是懂得“只谈贡献却不贪功劳”的“与宜多,取宜少”的取舍之道了。这种“不为名,不显功,只为做事”的智慧,不仅避免了功高震主的杀身之祸,也避免了天妒英才的不测危机。
范文程处处从国家利益出发,往往能“守正出奇”而不计较“宠辱得失”,终于让他获得了长寿和职业寿命的“长青”,掌握和深度践行国学原理是何等重要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