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德随笔:进退之道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00:50 被阅读0次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进退的,儒家和道家各有其进退之道。儒家基本上是主张有为的,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又秉承中庸之道。道家则主张无为而为,功成身退。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路一向志于报国,且善政事。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最后竟被砍成肉泥,但“君子死,冠不免”。为了国家,子路可以勇往直前,舍生取义。

    孔子不赞成子路的鲁莽,曾说子路“不得其死”,不幸言中。

    孔子的进退主张是以有道无道为条件的。“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谷,代指俸禄,就是说碰到有道之君,士人就应该积极进取,获取名利,但如果在无道昏君底下高官厚禄,则为士人所不齿。

    孔子又是非常讲究进退策略的,他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见,他也是赞同退而隐的。

    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则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而道家多崇尚清静无为,但乱世之秋,成就功名伟业的,却往往是道家人士,如姜子牙,范蠡、张良、徐懋功、苗光义和刘基等。

    春秋楚国隐士长沮、桀溺耦而耕,孔丘子路过而问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却要彻底得多,有诗为证,“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所谓无人问津,就是如此吧。

    历史上有三个垂钓的故事,大概很能说明进退之道。

    庄子钓于濮水,宁愿曳尾于涂,不愿效力楚国。那是因为庄子崇尚自然,清静而无为,他是真钓鱼鳖,却又无意于鱼鳖。这又使我想起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名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号玄真子,婺州人氏,弃官抛家,过着如此神仙般的生活。可惜得意忘形,醉酒溺水而逝,时年42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几乎人人知晓。“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最后终于钓到了西伯侯姬昌,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成就一代伟业,自己被封于齐地,到齐桓公手上,乃成春秋首霸。

    姜太公是钓人。但他没有像后世毛遂那样自荐于朝堂,犹如钩是直钩,不愿曲中求,偏要直中取。

    严子陵就有些特别,大热天反穿羊裘,垂钓于桐庐江畔。此等异闻传到老同学刘秀耳中,派人三请至京都洛阳,见到刘秀以后,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甚至睡觉的时候把脚搁到当今皇上的肚子上。刘秀授他谏议大夫之职,严终不受。

    后世有盛赞严子陵不攀龙附凤的高风亮节的,如范仲淹赞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刘伯温则不赞同严子陵的做派,“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王世贞更是讽刺他沽名钓誉。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是刘秀朝廷为了树立皇上的尚贤明君形象,而故意编造的这个故事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德随笔:进退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no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