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温了心理学者丛非从的《我真的很棒》,他的副标题是建立稳定而有秩序的内心。
书里分为四个部分: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停止内耗;我不完美,但值得深爱;充满内在力量的人生和享受与他人的相处。
我是个特别情绪化的人,但是正是因为情绪的不稳定让我饱受其害,不仅影响到自己,最关键是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与爱人的相处,换句话说我的情绪伤害到了我最亲近的人。
今天我也别特想讲一讲第一部分处理自己的情绪停止内耗带给我的启示。
拿我自己的情绪来说,我很容易愤怒,作者丛非从说,这是因为你内在的匮乏,往往让你愤怒的事无非是激活了你内心的两个东西:内在的匮乏感和无能感。
我想想是的,比如我想要早起读书、写作,可是当我最近很忙,太累,没有起来,没有完成任务时,我就会觉得自己怎么那么无能,连早起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改变?然后进一步觉得自己的生活失控,都是因为孩子爸爸不能体恤我,让我除了工作还要做家务,把自己的时间都占用了。
我把自己对时间的无力感投射在爱人身上,埋怨爱人,其实是对我自己无能的愤怒,只是爱人遭了殃。
我知道这种无力感源自从小对自己的否定,源自父母对自己所有要求的拒绝。
这种感觉特别难受,我必须要发泄出来,为自己的无力找个借口,同时也是为了得到一点安慰,可是却用愤怒这样不理智的方式,不但伤了自己也伤了家人。
丛非从说,化解愤怒的根本方法,就是为自己的需要负责。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透过愤怒,看到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为自己的需要负责。就是我可以为自己的需要做点什么。
我就问自己只要爱人和孩子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我为什么会觉得失控,为什么会愤怒,我到底愤怒什么,我想了想,因为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很厉害的人,孩子应该乖巧听话,爱人也应该很优秀,但是他们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糟糕,自己的人生怎么这么糟糕。
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考好,爸妈就会说我比较笨,学不会,我感觉自己很糟糕,我的愤怒让我重新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我害怕自己被别人说不好,也害怕自己过不好这一生。
但是我知道,这种愤怒的表达是对小时候的父母的反抗,但是爱人和孩子不知道我的真实感受,愤怒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所以第二步就是,我要为我自己的需要做点什么。
自己的需要还是应该自己来负责,因为它是自己的,我们不必苛求对方,我们应该把愤怒转化为哀伤,去体谅那个可怜的你,那个匮乏的你,就像丛非从在书中所说,你可以抱抱自己,对自己说,我长大了,我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而不是一直想着依靠别人。如此,愤怒就转化成了内心的力量。
是啊,抱抱自己,心疼一下自己,不要愤怒,改变可以慢慢来,希望这个过程是一个平和的过程,它不一定是疾风骤雨般,多爱爱自己,多鼓励自己,一切都会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