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逢清明梅雨季,
忧阙离俗孝思凄。
夙夜思母泪湿巾,
唯梦再暖游子心。
母亲,世界上最温暖的名字。
余自小熟读《游子吟》《孟母三迁》,深知母亲的平凡与伟大。虽然不能与名杰相言,虽然我是尘世一平凡的人,但我的母亲也是伟大的,因为在我想到母亲时,我的心是温暖的。
母亲父辈一代是湘潭湘乡人士,外公原系木匠,历经战乱,辗转到沅江搅活谋生,娶外婆。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二母亲出生,母亲上有一兄长,名唤彭朗生。颇会读书,青年才俊,又写得一笔好字,一手好文,曾任沅江一中副校长,奈何湖区血吸虫灾汹涌,英年早逝。母亲那时还在沅江一中读初中,后外婆走得也早,母亲虽能读,无奈身体一直不好,特殊的历史时期招生也鲜有,初中毕业后帮持家务掇学。
母亲成年后,经人介绍嫁给父亲,成家时沅江南竹山大横村三队,外公一直在一起住,父亲后考上技术学校,后分配到宁乡肉联厂,约摸一周多回家一次,所以家里的大小活计都是母亲操持。父母亲可谓是白手起家,父亲在城里上班,而母亲则是在家务农,虽然我未经历,但我知道那时农村的生活是很艰苦。
母亲育有三女一子,我是最小的,三个姐姐,我是最幸福的那个,待到我记事起,七岁便全家随父亲迁入益阳城,所以没有吃过什么苦。在农村时我记忆中的零碎片段是与姐姐母亲一起去插秧,一起采茶,一起去推着板车去镇上粮站送粮食,采茶、送粮后,母亲都会禁不住我的央求,买个发饼或是包子给我吃,那是一种非常满足的幸福。
农村时,母亲干活是一把好手,喂猪养鸡,种粮采茶,植桔培苗等等,家里收拾得很好,加上父亲在国营单位工作,家里生活不差,过年会尽可能给小孩添置新衣。1984年,我们搬到益阳城时,老家已是四间大房,进城前房子卖给大叔。虽然离开已三十余载,讫今我还时常想念我家门口一颗高大的红枣树,屋前早熟的密桔园子,菜地里潺潺的溪水,屋后林立的竹林,清甜的潭水……而已物是人非久亦。
母亲原来就是有文化的人,更有领导能力,早在农村时便是村上的妇女主任,很早便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热心,善良,勤劳的品质在她身上洋溢着。进城后,父亲找人给母亲分配到皮鞋厂工作,没过多久,母亲的勤奋、学习、领导能力得到发现,成为车间主任。母亲下班时,经常会给馋嘴的我们买点西红柿、李子,在物质匮乏的那个年代,我们都非常满足。
母亲父亲重视教育,希望子女都要多读书,那时供读书还是要学费,家里四个都上学,最少都读完技校,分配到工作,三姐和我更是上了大学,如果不是母亲的努力,光靠父亲的工资,家里也没那么快在八十年代就能购置起电视,冰箱什么的。其实母亲在八十年代末期就因二轻单位效益差而停工,母亲并没就此结束工作,为了家能过得更好,母亲辛苦的早出晚归做生意,踩三轮车送冻猪肉,有一次下坡地滑狠摔了一跤,真是痛心。后转战去摆地摊卖皮鞋,专门卖厂里品质过硬的鞋,薄利多销,母亲将身份证地址写在纸上贴在摊前,意在如果一年内有质量问题,随时找她换,因为母亲的诚信,回头客很多,生意很好,我也曾多次周末和她拉板车去售卖鞋子。我那时腼腆内向,只负责看守,防止小偷顺手牵羊,虽然至今也没有继承母亲在商海的能力,但母亲灵活的思修与诚信的本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几个子女。
母亲甚有投资理念,到九十年代中期,姐姐们都参加工作,家里条件也更好了起来,母亲虽已年过五十,但仍想做点小买卖,于是在九六年买了工厂家属区外两间门面,出租一间,另一间则用来开餐饮店,因父亲那时也退休,加上请了大姐的婆婆,三个老人开的店就取名:夕阳红小吃店,母亲还特意学会早餐做包点,米粉中午晚上做快餐生意。那片区域正值家属区,附近有卫校,对面是半城间最大的洗车场,人流丰盈,生意盎然,所以起早贪黑,甚为辛苦,我那时也时常在家帮忙,后来我还去酒店学了厨艺,开店一直到九八年,后来太过辛苦,便改成粮油日杂店。母亲在那几年先后置办了五处房屋,虽然不是很值钱,但确实也是投资眼光远大,如果不是母亲来深圳几个月后,叫我即刻买房,怕是如今我还在出租房里飘来飘去,更是母亲给了一大笔钱我才能交上那几十万的首付,没有母亲,光靠我们自己努力,更是谈不上今天的安居乐业。
母亲的教育方式也很简单,僻如教我与人为善,少年时如果被人欺负,她说肯定是我不好,要么言语间有讽伤,要么是为人得瑟,总之是自己不好,怨不得人家给你的欺负。又再如,工作要勤奋,付出如果没有回报,那肯定是付出或努力还不够。在人生的道路中,母亲更是认为平安是福,要学会满足,不好高骛远,踏实走好每一步。这些教诲我牢牢记在心间,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恪守的信念。感谢父亲母亲给了我们子女更多正能量的成长理念,子女几个家庭在经济、生活上都不负双亲的期望,不用操心。
自小我体弱,六岁那年突发重病,若非母亲坚持送至大医院救治,怕是今天没了我。母亲最关心儿子的病痛,我以前牙患不止,经常去医院,每每总是母亲相陪,早年间肠胃不好,母亲与我住时,每天坚持早起煮面给我吃,工作忙时也提醒我要按时吃东西,把我来深圳十多年的胃痛也养好了,每每吃面时,无论多好的馆子,都不及母亲那一碗简单有爱的面条,母亲常看中医调养的书,加上母亲自己带大四个孩子,对育儿颇有见地,小时候到现在的我们或孙儿辈,稍有头病脑热的都是问母亲如何处理,现在妈走了,便更加要好生自己照顾好家庭。
母亲自外公那习得些算奇经八卦,五行生罡之术,时常看书,每年都会在新年相聚一堂时,给晚辈们说上一说,本命年要注意些什么,身体要要调养些什么,工作上要避让些什么,林林总总。母亲或时预示到些什么,母亲走后一个月父亲给了一本笔记给我,笔记上记下了未来十年根据生辰八字给我们的一些嘱咐,这其实不是八卦神奇,其实是母亲盼望儿女们生活、工作、身体上平安,顺利,健康的爱子之歌。
母亲的爱是绵长而婉约的,不求回报,唯是付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母亲走于心梗,离世前还在给孙女和父亲准备午饭,留下一盘我最爱老家的梅菜焖肉,后来我是含着泪水吃完母亲的最后一次煮的菜,从此再也没有,我常常想着,妈是不是没走,是不是还在厨房忙碌着,我再也看不见那个身影,妈,我想你了,很想!
母亲操劳一辈子,都没用享过什么福,连象样的旅游都没能出去几次,我时常会责备自己陪母亲,给母亲做得还不够,我深深的领悟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
母亲虽然走了,但留下了更多让我受益一生的教诲,也留下了足够温暖一生的回忆,我骄傲于做您的孩子,也骄傲于有您这样的母亲,妈,我们都会好好的,我会一直一直记挂着,想念着您。
儿行千里母担忧,天下母亲皆如是,谨以此文念我的母亲,寄托我深深的追忆,愿天下母亲能多收到子女的孝敬,健康长寿多福,孙绕膝前,承欢天伦。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