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皇帝,非常自命不凡,总是自夸说:“天下之大,唯有我的威望最大。”
每次皇帝这样夸奖自己时,他身边的大臣的随声附和着说:“皇上的威望最大,皇上的威望最大……”
而每次听到大臣对自己这般认可,皇帝的心里都非常高兴。
有一天,皇帝决定带着几个人,微服出去宫外走走,看看宫外的人是怎么认可和敬畏自己的威望的。
皇帝一行路过一个摊位,看见一个老郎中一丝不苟地在给一个老妇人看病。
老妇人看完病,站起身子,拍拍自己的衣裳,掏出几个铜钱,不好意思地说:“我就只有这么多,可以赊着几天吗?”
老郎中看了看满身打着布丁的老妇人,满脸同情,笑着对老妇人说:“可以,可以。什么时候有再给,都可以。”
老妇人连声道谢。
接着看病的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婆婆,满脸皱纹,身体看起来很虚弱。
老婆婆看完病后,正要付钱,老郎中连忙挡住了,说:“您身体太虚弱了,这点钱就算了,留着点钱,买点好吃好喝的,补补身子。”
无论老婆婆怎么推脱,让老郎中收下看病的钱,老郎中怎么也不忍心收下。
旁人不约而同地地给老郎中竖起个大拇指,给他点赞,并称他是个大好人。
皇帝看着旁人对老郎中大加赞赏,感觉自己自己虽身为一国之君,高高在上,但论威望,自己远不如眼皮底下的这位普通的老郎中。
后来皇帝经过一条热闹的街道,看见一个穿着破烂的残疾乞丐,把自己仅有的几个铜钱,买来的几个馒头,送给街边另一个带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的乞丐母亲,而自己却选择忍饥挨饿。
皇帝看了,内心非常震撼,感觉这个残疾乞丐的品格非常难得可贵,无比高尚。
皇帝明白了,人的威望是建立在对他人的关爱上的,而非自己的官职和权力。
回宫后,皇帝再也不自夸自己的威望怎么怎么大了,而是一心为百姓谋幸福。于是,皇帝越来越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自然也就越来越有威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