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老师问我,生命里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人是谁。我半响无语。从小,妈妈告诉我要做乖孩子,大人才喜欢。爸爸向我倾诉社会的种种不公,人生的无望与艰难。
邻居们除了劳作,打牌,就是津津乐道他人隐私。婚姻即便已千疮百孔,也要百般忍受。这些,似乎才是生活的常态。
从小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长大后内心却与这个环境时有疏离感。但终归要置身人群中苟活,还是会被周边环境所左右,被别人的言论与目光所影响。
曾经,如乌龟般把头试探着伸出外面,却又不敢尝试走不同的路,于是又小心翼翼的的缩回来,循规蹈矩的蜷缩在那个安全的壳中。
可是,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些声音对我疾呼:“出来吧,做你自己!”
我只是他们的读者,素未谋面,却和他们在生命最深处相遇。
他们是: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老师,心理导师陶思璇老师,王学富老师。张德芬老师带领我探索未知的自己,陶思璇老师引领我发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王学富老师鼓励我直面现实,成长为独特的自我。
我前面提及的那个老师,他的思想如大海一样深邃,天空一样宽广。当我反问他,他生命中有对他影响深远的人吗?他说是他几个亲戚。当即我能够想象他们的样貌,他身上一定有他们的影子。
在他的书柜,我看到成撂的书,有《纪伯伦诗集》,《通往亲密灵魂的桥梁》,《一个心理治疗师的禅修园》……
书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会比生活中实际相处的人抵达更为深邃的心灵限度。
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有陈氓,崔永元,白岩松这样的前辈与之对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有慈母在侧言传身教;走上圣贤教学之路的钟茂森教授有他母亲为他明志;国内心理界领军人物王学富博士自述在成长中,有许多长辈为他指引……
我们的旁边都有谁?你在他们身边又是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我曾认识一些人,曾经清涤,朝气,若干年后再见,却变的粗陋不堪。一声叹息。可以想象他们活在怎样的人群中。
我希望,今后的我们能以这样的方式相遇:视对方为独立个体,不试图改变对方。但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内心震颤的力量,可以在悄然无息中传递给对方,引领对方打开生命中被隐蔽封存的诸多门扇,帮助对方新的自我唤醒和推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