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过突然之间冒火的时刻?当时你的反应是让愤怒发火,还是理智?
业余生活中,我是一个全球性非盈利组织的会员和小区运营团队总监。这个月初,很多会员对品牌使用产生了疑问。在咨询过品牌指导和我的好朋友D先生之后,结合自己三年半的运营经验和理解,对产生疑问的会员,给出了我的公众回应。
D先生看了我的公众回应之后,私信我。
D:你觉得这个答案对吗?
我:我觉得没问题啊。
D:我们是因为是会员,才会去为品牌宣传,如果不用logo,是否可以不遵守规则?
。。。
我跟D先生来来回回在微信上唇枪舌战了好几回。我感觉他在质疑并质问我,我有点愤怒。鉴于他是我的好朋友,又是在微信上聊,我没有流露我的愤怒。
这个故事本身不重要,我想分析一下当时我感受到的愤怒情绪以及处理方法。
在上MBA领导力课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分析过,人,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脑子里有一个叫杏仁核的东西,ta是控制愤怒的开关,而且ta有个特点,传输速度比理智要快。所以即使是本来不应该生气的事情,人们往往却先感受到愤怒,然后理智才会慢慢跟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时候大家会说,当时一时糊涂,其实糊涂的根源是杏仁核的传导比理智跑得快。
面对同一个事情,同样的角度,有的人把愤怒的情绪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发火吵架;有的人则比较克制,也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你更愿意做哪种人?
人难免遇上生气的事情,这个时候情绪控制的能力就出来了。都说情绪控制是一种修为,也是现代社会里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那么怎么培养情绪控制的能力呢?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的人,我想在这里以开头我跟朋友D先生的案例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 愤怒的时候不说话也不做任何决定
良言一句三冬寒,恶语伤人六月寒。
开头的故事里,当我感受到情绪不对,而我又不能立即平复,我选择的是不说话也不做任何决定。愤怒的时候容易产生情绪,而情绪作用下人所说话的话做的事很大几率并不是你在冷静的状态下愿意说的话和做的事。愤怒的时候说的话可能并非出自本心,但这些冲动的话极有可能给听者带来永久的伤害。
2. 事后问清楚原委,再真诚地跟对方沟通
先问清楚事情,再决定是否生气。
我生气的第二天,我又仔细地跟品牌指导询问了关于品牌使用的问题,并多方确认。最终发现D先生说的是对的。
每个人面对同一个事情的不同反映都是基于TA的视角,而每个人的视角都有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对”,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对,我们说的“对”只限于我们这只青蛙所能看到的这片井口的天空。打个比喻,现在我们所认为的科学,没准很多年以后被证明是伪科学。就如同从前的天圆地方说,现在已经被证伪。就连科学都有可能被证伪,难道我们的想法不会在某个往后的时间节点或者在当下更广阔的思维高度中被证伪吗?
人要自信,但不要太自负。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怀疑的态度,如果你说的比我有理,我接受你的观点。有这个想法,愤怒的时候会少很多。因为愤怒可能是因为两个人的认知不在一个层面,有可能你高他低,或者他高你低,鸡同鸭讲。如果能借此惊醒反思自己,是不是思维的角度不如对方开阔,或者是不是没有表述清楚而引起了对方的误会,从而开阔自己的思维角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愤怒未必是一件坏事。
3. 在愤怒的当下感受愤怒的情绪
在愤怒的时候像一个第三方一样去感受它,感受它的成因,它是怎么试图控制你,而它又试图操控你做些什么,你用什么方法或者情绪控制它并让它消失。
这是自我观察的一个方法。
还是以开头我的故事为例,当我感受到愤怒,我发觉它是因为大脑认为对方挑战了我觉得一定正确的事,它试图要我发怒。而我的本能反应是先去求证问题的本身,而不是跟随它的脚步。当理智上来以后,杏仁核所产生的愤怒就消失了。
感受自己的情绪其实是一个了解自己蛮有意思的方法,不妨一试,前提是把自己当成第三方。
4. 对待陌生人,用熟人思维;对待亲人,用熟人思维。
如果把人按照亲疏程度分为,陌生人,熟人,家人,你对哪一类人的脾气最好?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是熟人。对待陌生人,因为不认识,发脾气后果比较小;对待家人,他们会原谅你;而对待熟人,因为认识,因为了解不如家人那么深,反倒不容易生气,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
所以我最近发现如果对待陌生人和对待亲人都能像对待熟人那样,考虑生气的后果,那么生气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我在实践中提出的熟人思维理论,不知道心理学之前有没有类似的发现。
以上四个方法是我控制情绪的经验,由浅至深,层层递进。
接下来分享快速平复情绪的几个小的tips(有的是我自己的经验有的是朋友的经验):
1.当你愤怒,儿童唱儿歌,成人数颜色(你所能看到的物品的颜色,比如门是白色的,包包是红色的等等),原理是拖延时间,让理智这个慢跑的家伙赶紧跑上来。
2. 在平时找到你的兴奋点,此时应用这个兴奋点,原理是转移注意力。比如目前我看看我喜欢的抖音就很容易开心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