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作者: sunny_ea1f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9:09 被阅读0次

     

〖时间〗

2018年13日

〖地点〗

郑大教育学院报告厅

〖专家简介〗

魏宏聚,河南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小教学实践研究,多年的探索成果: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是针对中小学教研文化而开发的,在河南省多地推广应用,实践效果显著,广受欢迎。

〖讲座内容〗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构想与操作》

〖具体阐释〗

1.切片是什么

2.传统课堂诊断的弊端

3.理想课堂诊断的追求

魏宏聚教授从厨房切菜和医院化验入题,让我们对“切片”这个词语有初步认识。并抛出话题:小诊所不化验直接治病,大医院先化验后治病,这两种治疗方式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好?我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依然是大医院治疗效果好!化验检查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小诊所是踩石头过河,不可同日而语!”

魏宏聚教授眼中精光一闪,是的,传统的课堂诊断就是小诊所治病------就病说病,就课评课。随机又出示两个课例来印证传统课堂诊断的两大弊端:主观经验太重,缺乏归纳意识。

传统课堂诊断课例一:历史课《危局新政》

探究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

执教老师为这节课设置了三大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形成的积极作用;

在传统的课堂诊断中,评课老师一致认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预设教师全面、完整、科学、有层次性。但罗斯福新政没有弊端吗?他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了吗?这种随口说说的经验性评课更多的是“好人式行政评课”,很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传统课堂诊断课例二:语文课《生命  生命》

探究课堂板书设计

魏教授给我们播放了课堂片段和教师点评该课板书的评课实录(板书书写规范、布局合理;概括性梳理一节课的重要内容及重难点;板书与教学活动同步)并让我们思考视频中老师基于什么标准对《生命  生命》这一课的板书进行点评,我们忽然明白评课的过程就是学习、运用、内化教学设计原理的过程。

传统课堂诊断课例三:数学课《黄金分割》

探究课堂导入

在在传统的经验性评课中,评课老师认为张老师用黄金分割的故事导入新知,简洁激趣,并导入了新知。这是从课例始至课例终的就课评课,缺乏归纳意识,很难探求出课堂导入的规律。

但如果运用从课例到学科教学规律的典型片断诊断,我们就不难得出张教师用数学科学史作为导入素材,激发了兴趣,导入了新知。我们归纳出来的数学科学史就是学科教学的规律,可以广泛运用到其他课例中去。

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为什么要对课堂进行切片诊断,魏教授用两个图片告诉了我们,一边是色香味俱全的西葫芦炒菜,一边是生涩难咽的生西葫芦,我们会选择哪个?毫无疑问都爱吃色香味俱全的炒菜啊!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一边是低效枯燥,一边是趣味高效,哪种课堂学生愿学、爱学、学有所成?哪种课堂会成为学生避之不及的噩梦?吃饭如此,上课也是如此!而理想课堂诊断的追求就是评课避免主观判断,有标准,并且能够通过评价,把教学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归纳、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操作性理论或标准,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恰好能实现这种追求。

那到底什么是课堂切片?那就是包含某一技能、相对独立的教学片段,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微课。教学切片诊断,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分解,分切片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魏教授拨繁去杂,去除学科内容及年级差异,提炼出课堂教学中基本的十二大教学事件或教学切片:

前置性作业设计

教学目标预设与叙写

情境导入

教学目标呈现

有效提问

教学中生成事件的处理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教学结构与教学线索

教学重难点处理

教学过渡艺术

板书设计

结尾

为了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构想与操作,魏教授再次通过课例把理论落实在实践中去。

课堂切片诊断课例一:《识字的教学设计》

“冒”字和“焦字”的学习

如何教会学生学会书写“冒”字呢,可以利用字的内涵,“会意”,帮助理解写字的规范。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如果能讲出这样写法的原因,那将会提高写字教学的深度与趣味,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写法,并传递出价值观: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每一汉字背后都代表或传递着一种文化。“焦”字也不例外,"隹”为鸟,“灬”为火,鸟儿放在火上烤,怎么会不着急上火难受?通过对这两节识字教学典型片断的提炼、归纳,我们总结出字文化识字法的初步规律:

      一、字文化渗透识字教学方法是一种可行且有价值的识字方法,使得识字教学有趣味、有深度。

      二、字文渗透识字教学法,实施中要注意两点:

      1.通过字文化解读达到学生识字的目的

      2.文化熏陶,恰当传递字文化

      这样的提取、归纳、总结,就是课堂教学切片诊断的全过程,同时要注意诊断的过程也是印证、完善与丰富理论的过程。

课堂切片诊断课例二:《语文教学中“有感情朗读”教学目标达成的设计规律》

魏教授针在这个课堂教学切片诊断中展示了四个课堂片段,分别是《只有一个地球》《塔石》和《伯牙绝弦》《乞巧》,在《只有一个地球》中执教老师对学生的“拖读”视而不见,所以学生也“一拖到底”;在《塔石》中老师纠正了学生的“拖读”,却让学生在集体诵读中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教学目的,无功而返;《伯牙绝弦》老师通过示范朗读、吟诵、集体诵读、领读、自由读、个人检测读等多种方式完美达成有感情朗读的教学目标;《乞巧》中老师通过吟诵、演读、打拍读、支架读等形式引领学生读中悟情,情中诵读,不但做到有感情朗读,更是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针对以上课例,魏老师引领我们自主运用课堂教学切片诊断,总结归纳出实现有感情朗读的四个基本要求:

一.有感情朗读,必须理解文本意思,教师要先强调文本的内涵,这是感情生成的依据,理解内涵与朗读是互为条件。

二.教师要有读功,要示范读,这是实现有感情朗读的基本条件。

三.学生独读是实现有感情朗读的重要检测手段,读前要强调读的要求。

四.不同方式的读互相配合,最终实现有感情的朗读,常见的读的方式有:齐读、自由读、独读、示范读(领读)、默读、吟读、演读等。

从而触类旁通,学会了在其他课堂中实现有感情诵读的教学方法。

魏宏聚教授的讲座既接地气又符合规律、符合本质的理论引领,通过这场讲座,我们清晰的get到如何聚焦课堂教学诊断,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技能。

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相关文章

  • 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时间〗 2018年13日 〖地点〗 郑大教育学院报告厅 〖专家简介〗 魏宏聚,河南大学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小...

  • 聚焦课堂—整理稿

    聚焦课堂---整理稿 课堂教学通用技能20条 讲--语言技能,讲授技能 解--解惑技能,思维技能 做--演示技能,...

  • 《繁星点点》前言

    新的时代其实早就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教育科研,围绕新课程改革,聚焦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 名师教学诊断活动补充说明

    各位伙伴晚上好! 为了促使本次调研诊断活动扎实有效,切实分析并诊断各位名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调研并分...

  •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鉴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因此要提升教...

  • 自身规划

    未来的路怎么走?函数屋?还是南大?专业能力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如何提升?技能大赛?发表文章?课题?职称? (一)...

  • 抓实常规促规范 深化课改促提升——淮滨二高召开全校教研组长会议

    质量兴校,教研先行。为更好地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教研中的引领作用,推进我校课堂教学创新,促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稳步提升,...

  • 358走进高阶——闫学老师《学奕》观课记

    观课视角: 研究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聚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导: 释题,了...

  • 367欲觅知音难上难——《伯牙绝弦》观课记

    聚焦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研究执教者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继续追随闫学老师的脚步,探寻文言文教学的路...

  • 百舸争流

    课功从磨砺出,佳绩源自苦寒来。为进一步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夯实教育教学基本功,12月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聚焦课堂教学诊断 提升教学科研技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fq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