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做的事情让你觉得非常棘手、困难,你很可能会感到沮丧,这种挫败感会关上通向心流的大门。如果你做的事情是你喜欢的,也有适度的挑战性,例如,试着把棒球打到球场特定的位置,尝试在吉他上弹奏新的曲调,从一个全新角色的角度进行写作,那么这些挑战会让你对任务保持兴奋感,从而牢牢地抓住你的注意力,让你投入其中。
丹达帕尼指出,注意力就像肌肉,你锻炼得越多,它就会变得越强壮。他说:“你可以学习如何集中注意力,并且在这方面的表现会越来越好。”然而,事与愿违,大部分人练习的不是专心,而是分心。我们放任自己的思绪在不同的想法之间跳跃,甚至会经常使用科技设备来训练分心能力,最后我们成为分心的行家里手。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每天至少花了十几小时在练习分心。想象一下,哪怕我们只是拿出其中一小部分时间来练习集中注意力,我们肯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丹达帕尼的观点非常清晰、明确:“我对专注力的定义是,我的意识(awareness)能长时间集中在某件事情上的能力。每当我注意力不集中时,我都会用意志力把我的意识拉回来。”
大多数人认为,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的思维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的结果。丹达帕尼有个更好的比喻,这个比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注意力。在他看来,移动的不是我们的思维,而是我们的意识。他认为意识就像一个发光的球,在我们大脑的不同部分之间移动。为了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你需要训练这个发光的球长时间地待在自己脑海中的某个地方。起初这并不容易,但有意识地以这种方式锻炼你的意志力会产生极佳的效果。
无论你在做什么,都可以进行这种练习。比如你正在与某人交谈,努力地把注意力放在你们的对话上,不要关注其他任何事情。如果你发现你的意识并不在你们的对话上,那么你需要训练将发光的球重新聚集在对话上。如果你在读一份工作报告,那么训练自己把眼睛放在报告的文字上,仿佛其他事情都不存在。同样,如果你注意到你的意识之光的焦点移动到了其他事情上,就把那个发光的球拉回到工作报告上。如果你能坚持每天进行大约1小时的注意力训练,它很快就能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尽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一心多用、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的坏处,但是现在我还要再强调一次,无论做什么事情,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是效率极低的方式。如果可以,让自己专注于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而不要同时去做任何其他事情。比如,如果你在打电话,那么不要同时浏览社交媒体。如果你在做早餐,那么不要同时制定你当天的待办事项清单。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你的注意力“肌肉”会无比强健,你的专注度也会达到无限可能的水准。
~~本文摘自吉姆奎克的《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