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之旅苦亦甜——《文化苦旅》读书感悟

文化之旅苦亦甜——《文化苦旅》读书感悟

作者: 新东方优能中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6:29 被阅读0次

雅各布·布克哈特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所以对于文化的求索,其实就是一场旅程,在旅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跟随余秋雨先生的步伐,我看到的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的深厚积淀和时代的惆怅。

初读《文化苦旅》是在十年前,当时误以为这是一本生涩难懂的论文典籍,当我读了《白发苏州》之后,就被深深吸引了。彼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少年,喜欢的自然是清新的笔调和江南的婉约,《白发苏州》《西湖梦》《吴江船》仿佛把我带入了烟花三月的江南小镇,一叶乌篷船,一盏渔灯,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兼一怀愁绪,和着一声吴侬软语——在烟雨朦胧之间,雾气氤氲,柔化了一切线条。当时对于《文化苦旅》的理解,现在看来其实甚为浅薄,颇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当十年之后重新拜读,发现情随事迁,透过同一个文化的轮廓,看出来另一番风景。《道士塔》《莫高窟》所描述的西北凛冽的风,比起江南风光,更加苍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成熟,渐渐发现最遗憾的事情不是不曾拥有,而是曾经拥有却被自己一点点撕碎破坏。“他(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这是已经是20世纪初年了,然而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却还是如此蒙昧无知,珍贵的壁画被廉价的石灰遮蔽,就像是当时国人心头的乌云,挥散不去。多少的文化因为人们的无知而中断,多少的传承因为人们的忽视而消失。更可怕的是,愿意听戏曲唱段的年轻人凤毛麟角,而迷恋日韩文化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接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年轻人的挖掘和汲取,这才是我们的根,精神和思想的归宿,内心自信的源泉。

当然,国家的昌盛和国民的自信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破山河在”固然也可以豪迈,但内心的凄凉总会让这种自信显得底气不足。唐朝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都空前发展的时代,《文化苦旅》中《华语情结》一篇中描述道:“语言优势与心理优势互为表里,使得唐代的中国人变得非常大度。潇潇洒洒地请一位波斯大酋长代表中国出使东罗马,请一位日本人担任唐朝国家图书馆馆长(秘书监),科举考试也允许外国留学生参加,考上了称作“宾贡进土”,也能在朝廷担任官职。这些外国人当然都讲华语,都在一种无形强磁波的统摄下,不必深加防范的。”这是何等的民族自信心,因为背后有强盛的国力作保障。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近代的一百年间被破坏、被掠夺、被蹂躏,多少心血付诸流水。文化的掠夺只是战争中的一部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我们用了整整百年才获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新生:无论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还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都是为了让国民不要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是苦难的过去和一路的血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想,《文化苦旅》的“苦”是因为旅途的过程中充满着思索,这个过程是苦涩的,因为背后的历史太过厚重,文化积淀深沉。可是思索之后的启迪,却是沁人心脾,开阔胸怀的。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习惯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对过程的重视,恰恰是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思索,能让我们在文化之旅中充实丰满自己的灵魂。这样的“苦”,我甘之如饴。

 陈旭龙 广州新东方优能中学

相关文章

  • 文化之旅苦亦甜——《文化苦旅》读书感悟

    雅各布·布克哈特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所以对于文化的求索,...

  • 读《文化苦旅》—敦煌篇

    读完《文化苦旅》,我陷入了沉思。 《文化苦旅》这苦究竟苦在何处?曾看到过这样一种见解:苦的是这趟旅程...

  • 学文的苦与乐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余秋雨《文化苦旅》 从古至今,学习,总是苦的。至...

  • 2018-04-28

    苦其心,不苦其志 ——《文化苦旅》书评 每一个文化境地都是历史与智慧的交汇撞出的光芒。《文化苦旅》共有31篇,...

  • 敬秋雨先生和他的《文化苦旅》

    我把余秋雨先生大作《文化苦旅》阅读完了,他在书中说,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游历记述的过程,而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秋雨先生...

  • 《文化苦旅》:追寻文化的路上总是苦中有甜

    在当代文学的课本上学了余秋雨先生后,就对这位学院派的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文笔优美、言辞犀利,读他的作品就像是...

  • 《文化苦旅》有些“苦”!

    【1】 星期天,终于有了一丝清闲。 我有意无意的又看到了那本已“蒙尘”的《文化苦旅》。 这本书在我这至少十年了。说...

  • 文化苦旅,亦为心灵苦旅

    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新版)文化苦旅》(长江文艺出版社),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余秋雨的书。还是一天在剽悍一只猫的公众号上...

  • 《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若说是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显得过于狭隘,先生游历更多的是感悟与思考。 《文化苦旅》一书重在体...

  • 我读《山居笔记》

    《文化苦旅》是以直接感悟的方式探索中华文明的,在写完《文化苦旅》之后,他觉得自己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之旅苦亦甜——《文化苦旅》读书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gv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