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APP的流行,逐渐发展了一种短视频的音乐传播方式。在国内,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音乐推广有效平台和互动渠道。
抖音短视频往往利用歌曲的副歌部分来配合一些搞笑动作或小场景的表演,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或者表演场景的主要部分来进行传播。且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的流行,走到大街上会听到从某个店面中传出来的“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打开电视看综艺又会听到“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海草,随风飘摇…”;或许你听见小朋友唱的歌曲不是儿歌“两只老虎跑得快”而是“我们不一样 不一样 不一样...”这样的抖音神曲;甚至某一天连自己手机里面的音乐歌单也收录了这些曲子,App推荐的歌单也都是抖音神曲。在不知不觉中,抖音神曲已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抖音的短视频带火了这样的听音乐的方式,许多人不再聆听三五分钟一首的完整的歌曲,只是在抖音刷15秒的副歌部分。可能瞬间带火一首经典老歌,也能瞬间带火一首籍籍无名的新歌,然而在这样的方式下,歌曲的作词作曲没有人关心,一些抖音用户关心的是自己的短视频加上这一段音乐能获得多少关注量,他们并不关心歌曲所包含的审美元素,音乐在这个平台的流行并不是因为歌曲的艺术魅力。一些热门的短视频歌曲底下有许多评论,但并非全都积极向上,有一些可能是煽情伪鸡汤,有一些是杠精神评。一些沉迷于刷抖音的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在这些评论中受到影响甚至模仿。举个例子,一个4岁的小朋友,家长让他唱歌,他张口就是“嘴巴嘟嘟”“我们一起学猫叫”“我们不一样”等抖音神曲。当问及一些简单的儿歌,他表示没听过没学过,幼儿园教孩子们唱的歌曲也是一些抖音神曲,孩子们甚至没有在幼儿园学唱过国歌。
抖音的用户定位在年轻一代,但是抖音平台的一些歌曲,歌词比如“霸王收起剑,别姬也已走远”,作者不了解中华文化历史却要用历史故事来体现歌词的文雅;又比如《老司机带带我》本是一首云南民歌,却被恶搞成不健康的歌曲;还有一些如《泻药》《回手掏》这样恶俗的歌曲;如果青少年在这样的音乐中获得错误的认知,那么对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抖音短视频APP上传播的许多歌曲本身还是具备一定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值得欣赏与传播但是一些艺术价值低下,粗制滥造且被过度篡改的网络歌曲,我们要善于辨别选择。
8.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