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8-03-13 green 一个人生活的技能训练
注意:以下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探讨,都是基于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阶段我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有限经验。
1,什么是幼小衔接?
答:我定义的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孩子,对某项小学 必须需要的 基础技能,要从0基础,完成从0(完全不会)到一(会一点点)的学习衔接,,就是幼小衔接。
eg:因为我们这小学一年级就体育要求考试跳绳。这个项目就是符合:某项小学 必须需要的 基础技能 的范围。学习会这个跳绳,就是学会了一个幼小衔接课题。
文章最后我会以此类推,罗列我想得到的所有幼小衔接课题。有时间的可以慢慢看。
2,什么是好的幼小衔接目标?
答:我认为幼儿园孩子最大是事情就是好玩,而小学生最大的事情就是好(读第四声)学。所以,我认为好的幼小衔接目标是孩子建构了好的学习心理。
好的学习心理要点是,孩子把学习和自己感觉到愉快的情绪,二者联系在了一起。
我家儿子,幼小衔接的对象,6岁的男孩:
他愿意接受压力,去学习自己不会的东西,可以完成学习过程,并且在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能体会到自己学习付出了什么,体会到自己收获了什么。
最终是以孩子具体有学会了什么为评估的。
男孩的母亲,幼小衔接的陪伴者:
作为陪伴者,我在陪伴的过程中要评估我自己情绪内化了什么。教学相互影响双方都要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滋养。
孩子无法准确表达。陪伴者,母亲则比较好感受到自己有无学习的焦虑,有无对节奏进度感受的失控等等。
3,孩子把学习和自己感觉到愉快的情绪,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就可以了吗?
答:看表面不够,还要看里面。我认为还需要判断孩子学习感觉到愉快的情绪是来自学习本身还是其实和学习本身无关的外物。
eg:我家二宝6岁儿子,在短短的两年左右的兴趣班历史上,已经接触到了不同机构之间殊途同归的这类甜头激励。一般培训机构会做的吸引孩子继续学习,或是保持好的考勤,他们会给礼物奖励,积分等和学习技能本身不是直接关系的,但是孩子就很容易感觉刺激到了,孩子愉快情绪发生了。
这些就是所谓学习的甜头,很多家长会遇到,并且感受到这些甜头对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力吧?而且这个甜头机制在我知道的我孩子就读的小学还会接着用。因为我家大宝14岁的女儿从小学就会有上墙的小红花板..表扬...奖状.一直到现在初中...都是这个奖励比较甜头体系的延续。然而,这个外化的甜头体系能完成了孩子以后好(第四声)学的重任吗?
我不确定。不过,我是这个体系培养的成人之一。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好学的成人。所以,我觉得这个体系也会培养出终身好学的人。但是,这样体系长大的我却不喜欢这个体系,我甚至是不满意我孩子这么轻易就被机构提供的礼物,积分奖励构建了愉快情绪。我会刻意忽略机构给的积分,忽略机构要求的激励....我貌似在妨碍我的孩子在这些机构学习的主题。我这么做会捣蛋还是会促进我孩子能力的提高?
我陪我家两个孩子的学习过程或多或多少都是我突围这个奖励比较甜头体系的实践过程。毕竟,我的幼小衔接愉快情绪目标是为了我孩子能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我要看到我家孩子把学习和自己感觉到愉快的情绪,二者联系起来需要的激励甜头是源自:
成功的掌握新事物本身。这是人内在自发的滋养自我成长永动源泉。
愉快的源头只有是在自己这里,在事物本身,就会活水不腐户枢不蠹。
4,我为什么选择希望孩子成为终身爱学习的人?
答:生活中,我总会注意到有些人,他们会持续学习,拓展自己能力,构建更丰富有趣的人生,而我自己也算是在其中的一员。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状态。所以,我希望我的言传身教可以让我的孩子也一样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我更希望我的孩子有这么一个心理素质,能为自己的而学,为自己判断。因此我做了持续的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