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喜欢“柔”字,没理由的喜欢,像是一见钟情。名字里带有“柔”字的女生,我总要多看一眼,因喜“柔”,亦喜她。
记得教过一个女孩,胖胖的,不高不矮,说话怯怯的,声音很低,不是那种一见就心生喜感的模样。只因点名时,叫到“王雅柔”这个名字,她面带羞涩站起来,心里陡生好感,一下子就记住且喜欢她。
02
柔,非弱,乃韧也。
冬天的枝条,一折即断,干枯得没有一丝水分。
春天,看那垂柳丝绦,纤细纤细的,风吹轻舞,宛若无骨,可手折不断,生命的水分给予她生命的韧劲,即便你狠劲一折再折,绿色的外皮还是扯不断,尽管皮内的柳骨已折。
柔,是韧,是百折不断的生命力。
03
近期阅读《南渡北归》,越发感受到“柔”的力量。
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童第周……一代大师在战火纷飞中,知识救国,科学救国,读来令人感佩,使人心胸豁然开朗。
在他们身上,仿佛又看到了“柔”字,展现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百折不挠的坚韧。
童第周面对战火纷飞的国家,毅然放弃布鲁塞尔舒适的生活和安定的工作,回到战乱的中国,没有实验材料,携妻带子,挽起裤腿赤脚去稻田捉青蛙抓蝌蚪……艰苦的条件下亦成就一代“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
04
人生很多时候并不全是依着刚强活下去的。柔韧,更是一种力量。甚而有时,柔韧能为人在“穷途末路”时打开一扇希望之窗。
柔,隐忍于心;柔,坚韧于志;柔,一切外部力量都打不垮挺直的脊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