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最大的特点是“真诚”。真情实感,真情流露最能打动人心。
当代学者张任政在《清纳兰容若先生年谱自序》中如是说:“先生之待人也以真;其所为词,亦正得一‘真’字,此其所以冠一代、排余子也。同时之以词名家者如朱彝尊、陈维崧辈,非皆不工,只是欠一真切耳。”
先生是真性情之人,其词也是真诚动人。同一时期有名的词人中,先生的词最为真挚。
纳兰词的第二大特点是“自然”。自然有序,朗朗上口,不加雕饰,最能令人印象深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这样评价纳兰词:“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词不加雕饰,自然婉转,北宋以来,也只有公子的词能如此了。
纳兰词的第三大特点是“凄美”,悲伤忧愁,婉丽凄凉,最能令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又因伤悲不忍再读。
其好友顾贞观评之:“容若天资超逸,悠然尘外,所为乐府小令,婉丽凄清,使读者哀乐不知所主,如听中宵梵呗,先凄惋而后喜悦。容若词一种凄忱处,令人不能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
容若的词多有悲伤之感,读者容易跟着容若的情绪走,悲伤到深处,不忍继续读下去。
可见纳兰词整体风格以真诚,自然,凄美为主。与南唐后主李煜风格类似。
尽管纳兰词被民间吟唱,被后世所敬仰,但公子的内心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读懂呢。正如曹寅在《楝亭夜话图》中如是说:“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公子一生,可谓是集官二代富二代为一体,本应有大好前程,但其偏偏超凡脱俗,不恋官场,视富贵为粪土。至情至性,至真至纯。如此重情重义之人,偏偏要忍受丧妻之痛,丧友之痛。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爱的人和词,不断的写词来悼亡自己的妻子、思念自己的友人。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浣溪沙》
公子饱受人间离愁别绪,用“我是人间惆怅客”总结自己的一生,令人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读着纳兰词,仿佛能透过茫茫人世和滚滚红尘,看到公子在亲手栽种的明开夜合树下,吹着箫,填着词。悠扬哀转的曲子,凄凉悲婉的词句,无不透漏着深深的孤独,寂寞,凄凉,悲怆之感?就连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公子的无力感和丧爱之痛。
跟着公子一起悲痛,一起心碎,不禁感慨,好一个有情有义,有才有华,却不得善终的可怜人啊。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人生真的能一直保持初见那般美好,该多好啊,世间便不会有这么多烦心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