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哪些好书值得阅读阅读方法
吴军: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吴军: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作者: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14:33 被阅读146次
    生活不是抽象任性的美好畅想,是具体而细微的实际行动。让自己慢下来,从容做事,优雅生活,这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吴军


    一、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现在是一个电子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尤其内容展示的方式上是非常丰富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真正用来读文字的时间相对是减少的。如今,很多人慢慢都不读诸如报纸、杂志、书籍等纸质媒体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阅读还有意义? 我这里说的阅读是广义上的阅读,不仅仅是读纸质书,也包括读网络上的文章,比如大家在微信公众号里阅读的内容。

    1

    获取知识的三个来源

    人立足于这个世界就要获取一定的知识,这样做事比较方便。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是指需要考试得分的内容,更包括你生活的阅历。这些“知识”来源基本上有三个:

    1.你自己的体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人“人生阅历丰富”。

    2.阅读或学习获得的。人如果什么东西都靠自己体会,获得知识就是一件非常漫长的事情。

    举个例子。你教一个小学生数学里0的概念,他很快就知道了0就是没有,或正好是在所有数字里中间里的位置,不多不少。但是,0 是如何产生的?人类经历了大概几千年才研究出这个数字。所以靠自己生活的经验,有时候想象出这样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常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很多人进入到社会,不知道这个社会的深浅,要靠自己的完全体验来获得知识,这个速度其实非常慢。如果有人把这些经验写出来告诉你,你读完以后就知道哪里有坑,在实践中就把这些坑避免掉,这样就比自己去体会快很多。毕竟人这一辈子,大概也就八九十岁(现在哪怕活的长一点),也就是3万天左右的时间(实际上不长)。如果所有事都靠不断地试错去进步,速度就太慢了。

    所以,广义上的阅读是获取知识,是帮助我们成功最便捷的一个方式

    3.经过你自己思考产生的知识(你的输出)。你可以将这些知识传播给他人。

    总体来讲,阅读和学习占我们获得知识的比例最大,一头一尾,亲身体验和你自己输出是相对少的。

    2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随着科技的进步,纸质书的比例在不可避免的降低。在中国其实纸质书的的下降比例不是很大,因为盗版等原因使出版机构还有兴趣来出纸质书。而在美国亚马逊上,电子书现在已经超过纸质书了(从销量上来讲),但是纸质书的比例还很高。而且它们的性质不同,也就是不同时候会读不同样的东西。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1.纸质书本身门槛比较高。

    你在网络上写一篇文章,马上就可以发出去;但你要找人愿意为你印刷就有一定的门槛了,有了门槛要有基本质量的把控。举个简单的例子,网络上有很多谩骂,但你很少见到卖掉了一份报纸,上面还有有胡言乱语的谩骂。因为没有人会愿意把这样低质量的东西专门印刷出来。

    同样,我们在网上看的网络小说有好的也有坏的,总体来讲好的比例不高。原因是这些作品的发表成本太低,没有人把这道关。这个“关”不是编辑来把的,而是通过市场把关的。

    所以,纸质书总体来讲质量是比较高的(与网络媒体相比)。

     2.教科书需要读纸质书

    有人说纸质书出来以后,我能否用放在电脑上、手机上阅读呢?这是可以的。比如我们读一些言情小说、侦探小说,你可以在手机上用碎片时间看,是比较方便的。

    但还有一类书——教科书,是需要来回翻的,就不大方便用电子版的,而且有时候你还要在书上写写画画,这类纸质书还有很大存在的必要性。对一个学习的人来说,教科书的重量、价格成本都不是最重要的。例如,你上大学花掉了几千块钱的教科书的费用,你不会觉得昂贵,因为大家上大学想获得的收益是比这大的多。这和你读一本消遣的书是不一样的。

     3.经典图书最好读纸质书

    还有一类是你会反复阅读的经典书,我比较建议读纸质书。因为读纸质书的时候你会思考,你也可以反复翻,有时候可能会读两三遍。

    在读经典书时,你需要一个相对安静、比较完整的时间,比如读半个小时,哪怕读一刻钟,有时甚至一读一两个小时,沉浸进去,这样比较好理解它的内容。所以,这一类书我觉得用纸质书比较方便一些。

     4.出于怡情养性,你需要读纸质书

    有些人习惯读纸质书。很多人读书是为了怡情养性,这就跟有人练瑜珈一样,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负担。

    有时候读书,需要在一个很舒服的咖啡厅里,或者在家里,外面下着雨,自己坐在书房的窗前,慢慢地去品味,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纸质书的效果会好很多。

    打个比方,从吃饱饭的角度来讲,你吃快餐就可以,快餐的营养还是不错的,味道也OK,但你不能老吃快餐,人总是要享受一下美食。很多时候我们吃的是它的味道,而不仅仅是营养成分。

    也许你会说电子书里所有的内容也都有了,文字都一样,为什么要读纸质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吃一道精致的正餐,而不是吃快餐,这是有差别的。

    二、读书的方法

    有人读书很快、有人读书很慢;有人读书虽然多,但好像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有人读了几本,但体会很深,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不是一个读书很快的人,我读的书数量不少,我把书分成三类,这样就保证能够有一些书读的比较深,当然读的数量也比较多一些。

    1

    第一类书:需要大概翻一翻

    我拿到一本书,一看这个话题我很感兴趣,我会快速地过一遍,如果觉得这本书没意思可能就扔一边了,觉得有意思就会继续了解下它的内容,这种书一般你快读一遍就能知道它大致的内容,你也能判断出它的思想、结论对你是有帮助的。但你读得比较快,一些细节可以跳过去,如果对某个部分感兴趣,我一般会做标记,回过头会再看一遍。

    像文学类的书,某一段的文字比较好,我就画个框标记上,回来再看。对我来说,书本身的纸张不重要,里面的内容才重要。对特别好的书如果想当收藏品收藏一份,我会买两本,一本我去乱写乱画,一本放在书架上不动。

    2

    第二类书:需要第二次再看的参考书

    有些书读完一遍以后,虽然放在一边,但你可能会回过头来看它,特别是一些参考书。比如我写《文明之光》的时候,手头上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有两套,一套是剑桥的中国史,一套是哈佛的中国史。坦率来讲,这些书读起来趣味性不是很好,我会大概要翻一翻它里面讲过什么内容,但对一些特别的数据、例子我会做标识。

    3

    第三类书:需要反复读的经典之作

    有些书你读完一遍以后,你会回过头来再读一读,像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很多书不同的年纪读、不同的时间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

    年轻人大概有三本书大家比较喜欢读:《少年维特的烦恼》《麦田的守望者》《了不起的盖茨比》。小时候读完后,过一段年纪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感受完全不一样。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里面讲的一些道理需要你慢慢感悟,读两遍后你能悟出蛮深的一些道理。

    很多人会反复读一些中国古典书,比如《红楼梦》。据说张爱玲在出名以前,《红楼梦》可能读了四五十遍,这就说明她每一次读都有一个感悟。

    在西方有一本书大家每一次读有时候都会有新的认识,即《圣经》。林肯总统家里曾经没有什么书,他大部分知识都是来自于《圣经》。每一次读,结合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孔子的《论语》,小时候读可能未必有很深的体会,到了四五十岁读你就能理解《论语》中讲的很多道理了。

    4

    第四类书:消遣性的书

    人总要有一些闲暇时间,想懒一懒,哪怕有时候躺在床上,读一些小说。消遣书读起来并不是不好,但放松一下还是不错的。其实有些消遣书里的一些写作手法还是不错的。当然你不能光读这些消遣的书,因为它有两个特点:

    特点一:它给你带来的思考毕竟不够深刻。

    特点二:毕竟这些书比较雷同。

    这种书你读多了,你思维方式其实是很窄的。

    这就是我把我读的书划分的种类,就你而言,需要就怎么做到广泛和高效来个平衡。

    三 、读书的三个层次

    1

    第一个层次:广泛阅读消遣类读物

    很多人阅读的基本上是一些休闲杂志、媒体上的八卦,以及一些消遣性的书。有人说这不算阅读,我认为这也算阅读,读总比不读好,当然这个层次稍微浅一点,这是第一个层次。

    2

    第二个层次   :读经典读物

    也有些人读一些比较经典的书。其实这些书一开始也是流行读物(早期的时候),慢慢经过长时间的洗礼最后留存下来,就成了经典。像《简爱》和《傲慢与偏见》这样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年代可能跟琼瑶写的故事差不多,只是它留传了大概两百年,并且经过世界各国的验证,讲了跟多人类共性的问题,所以称为经典。

    相比之下,过去港台也有很多言情小说,上一辈人读的书这一辈人都不知道了,因为它不能表示人的共性,甚至只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个很小地区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要读经典书,因为它无论从时间和空间上都让我们人性有一些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比如《双城记》)的书,通过他的书你可以了解到,在资本主义或商品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我读书那个年代(读中学时),虽然也读查尔斯·狄更斯的书,但对他里面讲的一些内容理解得不是很深刻,只是看故事,因为中国那时候没有经历过商品经济,我无法理解人和人之间一些特殊的关系。

    大概20多年前,张爱玲的书很流行,但今天不太流行了。因为张爱玲的书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写“都市的生活”。在解放前中国只有上海称得上是都市,剩下的无非就是大村镇(镇子),即使北京这种城市也没有太多的都市生活。20多年前中国开始城市化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她书里的一些内容,比如讲电车“当当当”地开过街道,40年前(改革开放前),二线城市哪有这样的生活,到了晚上都很安静,不可能有这种体验。

    最近这几年张爱玲的书又不流行了,原因是现在我们已经不再过她书中所讲的那个年代的上海都市生活了,现在是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这些内容在她的书里是没有的。

    3

    第三个层级:读知识性的书

    第三层次是读一些知识性的书。

    国外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历史学家会写一些学术内容给普通人读,最典型的就是霍金的《时间简史》。霍金用一种大家都能读的语言写宇宙的故事,使我们的认识得到全面的提高。

    很多人(尤其是文科生),对我说,读了霍金的《时间简史》,才能体会到宇宙之大,体会背后的一些物理学规律。平时你虽然仰望星空看到遥远的地方,但其实你没有像读《时间简史》那样的体悟。

    当然,对于一些喜欢阅读、喜欢把事情搞清楚的人来说,尤其是一些专业人士,还是要读一些学术专著的书。比如你是投资人,你可以读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是有意义的。但作为一个投资人,尤其做二级市场投资的人,一些经典的教科书,比如《公司的估值》这一类的书你是必须要读的,否则做事可能不专业。

    四、旅行的意义

    1

    “行万里路”帮助你达到“知行合一”

    接下来我们讲讲旅行。董其昌先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书和万里路”都很重要,从接受知识来讲,我认为还是读书来的快,因为毕竟知识比较浓缩。但有时候你光读完书你不一定信,也不能把这些知识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很多人说我学了这么多课,学完之后都忘了。所以,学完一定得使用。有些人说,在商学院,老师讲的一个方法论挺好,可到工作中过了半年,都不曾用过一次,好像我做事并没有进步。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所学内容。

    “行万里路” 也就是你有了亲身感受以后,印象才深,印象深了以后,你才能够体会一些道理,然后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我们把读书的内容看成是一个漏斗上面的口,其实经过漏斗下面通道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你过滤掉很多东西,真正你要吸收的,都是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变成自己行动的一部分,这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行万里路”,或者像王阳明讲的叫“知行合一”,让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很多人认为“行万里路”就是旅游,但实际上不仅仅是旅游才是“行万里路”。

    其实换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行万里路”的一部分。有些人在一个岗位干了20年,对外面的世界就缺乏了解,有些人两年换一个工作,20年去了10个单位,他的阅历就多一点。我不是鼓励大家要频繁地换工作,但哪怕在同一个城市里,结识不同人,就会长一些见识,这就是“行万里路”广义上的意思。

    我在几十年前(大学毕业以后)在外面工作了两年(离开校园),之后又回到校园。我发现,很多那些在校园里工作二三十年的老师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上的普通思维方式差了很多。他们象牙塔里待30年,他们也并非不行万里路,比如出去开学术会议的机会也许比外面一般的人多,但即使开学术会议,他们接触到的人,接触到的圈子,还是原来的这些人,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会有一个定式。

    2

    “行万里路”的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到新的地方看到新的风景

    很多人花钱去旅行,就做到了这一点。到一个地方看到新东西,看了某地的关键景点,拍照留念,就觉得这样不妄此行。这样既可以休息、还能陶冶情操。但光拍照留念是不够的。

    例如,你去一趟法国,除了看了几个大建筑、几幅可能看得懂、可能没看懂的名画以外,还有什么收获呢?回过头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只是觉得也不错:我辛苦了一年时间在外面放松了两个星期,很开心。

    这就是最浅层的“行万里路”,因为哪怕你这样行了100万里路,见识的提高也不多。

     2.第二个层次:有意识地了解一些文化

    还有的人去一个地方旅游,会找一个地陪,让他给介绍一些当地的情况。

    比如,在梵蒂冈博物馆看一些画,你只会觉得这些画真逼真,色彩真好,过了几百年还能保存得这么好,大部分人可能只能看到这一点。梵蒂冈博物馆有一幅著名油画叫做《雅典学院》,画中每个人的表情、动作都有一定的深意,光看是看不懂的,这就需要一个懂得艺术的地陪给你讲,你才能懂。

    我在《具体生活》这本书中里讲了怎样看博物馆,可以给大家做最最简单的,相当于地陪的参考,如果你没有地陪的话就可以带着这本书到世界各地玩。有一些读者朋友,拿着《文明之光》作为参考书到世界各地去玩。

     3.第三个层次:在当地居住,与当地人进行深入沟通

    很多人到美国开了十次会,对美国的文化其实很不了解,但如果在美国如果读一年书,就会很不一样。每天去教室,周末要到当地的零售店买东西,可能还会跟当地人有一些冲突,也会求助于当地人,这种情况下,你会对当地的人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现在我旅游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跟当地的人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交流。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当你看到世界多样性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大家听我的“得到”专栏 的时候基本上会得到一个结论,就是: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告诉大家有希望,这个世界有希望、中国有希望。我的信心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我的“行万里路”,即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情况,经过思考,跟别人确认得到的一些结论。

    例如“中国有希望”这个观点,是我实实在在地经过深思熟虑、很深很广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我通过看历史是怎么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什么民族、什么文化、什么体制有希望,才得到这样的结论。

    这就是“行万里路”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们很多人往往把自己关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看太多言情小说和偶像剧,想象外面的人都是俊男靓女,想象中未来的生活都是公主、王子的生活,这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虚构的社会中,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行万里路”是让自己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回过头来再审视自己。这就是“行万里路”的意义。当然这“行万里路”需要结合“读万卷书”,二者可以是互相验证的。

    民国初年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历史学研究上他的地位非常高。在他之前,大部分历史研究都是考据,即根据过去的典籍来做一些分析。王国维先生说这些考据一定要和文物进行相互验证。这就是知行合一,或“万卷书”和“万里路“的结合。

    五、吴军博士给大家的书单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些书单。

    鲁迅和曹雪芹的书是一定要读的,鲁迅的书其实是我们中国人自己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他讲的很多现象今天依然存在。这就如同另外一本书,也推荐给大家,是讲日本人人性的——《菊与刀》,通过这本书你能够很好的了解日本人。

    适合青年人读的西方文学有三本:《少年维特的烦恼》《麦田的守望者》以及《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具体生活》中,我给大学生的书单中还有《白夜》(俄罗斯文学)。

    每个青年人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都会遇到少年维特的烦恼,读这本书,你能了解一下到这是全世界每个人会遇到的事,书中的维特可能是一个失败者,他没有从自己的烦恼走出来,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走出这些烦恼。

    《麦田的守望者》是十几岁的叛逆孩子的故事,经过了青春期的骚动后主人公最后又回归到了原来的生活。很多人在成长中也会有同样的经历。

    《了不起的盖茨比》《漂亮朋友》《红与黑》其实很相近,但结果不一样。这三本书讲的都是“屌丝逆袭”。有时候屌丝逆袭上去了,其实还是没有被上层的社会所接受。莫泊桑《漂亮的朋友》讲的是“逆袭成功”,《红与黑》里的于连则是彻底失败。其实《红与黑》是个巨著,把它说成屌丝逆袭有点太肤浅,但如果把它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放在一起,实际上你也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些相似性。

    有一些政治文学,像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对世界和人性的描绘其实非常深刻。类似的有一本书叫《北京折叠》,构思很好,也非常推荐给大家。

    实际上,有些书你需要读它的内容,有些书是读作者的感受,以及它的一些心思。

    《富兰克林自传》:它实际上是了解富兰克林的智慧。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这实际上是上课的笔记。这本书比较就有意思的是,你可以看到两个人的观点,即陈丹青怎么理解木心的想法,以及木心怎么把中国整个文学、世界文学讲清楚。这本书主要是读作者木心的思想。

    ●有一些书是修身养性的书:比如说《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

    ●历史类的书现在很多,很多都不错,尤其西方历史的一些书。西方的历史书故事性不是那么强,它一般是集中在一个专题,通史类的不算太多,例如《人类简史》只讲人类的发展。

    ●我在具体生活里介绍了一些哲学书,有些人喜欢读、有些人不喜欢读,总体来讲它都是讲究一种思维方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科普书,比如《时间简史》,温伯格(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世界的答案》,或戈登的《伟大的博弈》

    《论语》需要有很多人生阅历,得慢慢去体会。

    ●中国古代的这些带有思想性的书,故事性最强的可能是司马迁的《史记》,这个确实是很容易读的。

    ●西方的近代启蒙的书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读一下还是很好的。文学类可读性比较强的是卢梭的书。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逻辑性非常强,你读完以后会深深的被它吸引,可以知道现在社会的一些基础是从哪来的。

    ●大部头的书:莎士比亚的喜剧,最推荐的是他的几部悲剧,比如说《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法国作家出的文学家特别多,比如说司汤达、雨果的很多书都值得读。

    ●年代久远一点的书,推荐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俄罗斯文学,推荐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非常喜欢的另外两本书,一本书是《静静的顿河》,还有一本是《日瓦戈医生》

    ●歌德的《浮士德》《荷马史诗》是大部头的书,如果你对文学非常有兴趣应该读。

    ●有些书是比较轻松的,比如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

    ●两本比较推荐的专著和回忆录,一是基辛格的《论中国》,一是尼克森的《领袖们》

    ●对一些专业人士,想投资的人,可以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有《漫步华尔街》

    ●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有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生命是为什么》

    ●方法论和思维的书,最推荐的是格拉德威尔的《异类》

    推荐给大家这么多的书,可能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我觉得大家不妨先拿来翻一翻,有没有兴趣,不要把它变成一个很痛苦的事情,让自己一定要每天读多少页,然后把一本500页的书怎么怎么读完,当你真是咬牙读完这500页的书的时候,你可能对读书没有了兴趣,所以兴趣还是很重要的。

    彩蛋:答读者问

    Q1

    吴老师的著作很多,但这是第一本吴老师关于生活的书,您将这些内容集结成册的初衷是什么?

    吴军:我之前出版的书多数是跟科技有关,只有《文明之光》系列是历史文化方面的。《具体生活》这本书的书名源自德国人一句俚语,生活是具体的。我很欣赏这句话,因为生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任性的美好设想。其实这个书名还有一层含义:生活的事,你要过得好,你得一件一件具体地把事情给做了,不能老是生活在想象中。

    其实最早并我没有想写这样一本书。只是因为我在得到APP的硅谷来信中,每到周末,就跟大家分享生活的一些趣闻和我的所见所闻。结果我发现,在那些需要得到职场方法论的专栏读者中,大家有一个强烈的需求:怎么把日子过好。

    而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工作是为了生活,生活是我们的目标。你辛辛苦苦地挣钱,努力培养孩子,其实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让孩子能够过得更好。

    后来在人民邮电出版社,以及罗辑思维的李倩老师的建议下,我把《硅谷来信》中关于生活的内容整理成了这样一本书,叫做《具体生活》。

    我相信随着大家生活越变越好,对生活情趣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于是把我生活的一些经历分享给大家。另外也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即使工作再忙,你只要好好地安排你的生活,你的生活可以非常地丰富多彩。

    你可能会问我出了这么多的书,还做其他事情,怎么可能有时间能够过充实的生活?实际上,我就通过这本书给大家一个具体的案例,告诉你: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Q2

    订阅了您两季的专栏,感觉您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总能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而我们大多数人(我身边的)通常是被情绪左右的人,您有没有那种很重要的不想做的事情经常出现呢?如果有,您是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的?

    吴军:对于不想做的事情,以前,尤其是我年轻的时候会强迫自己做。后来发现,强迫自己做却做不好,就干脆不做。

    但其实分两种情况:有一种是自身的问题。就是说事情还是要做的,只是自己当时心态不太好,这时候你就需要慢慢调整心态;另一种情况就是别人希望你来做,而你其实没有必要做,这时候就要学会沟通。

    Q3

    如何能通过阅读来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并且在以后做事的时候能利用自己构建的思维体系来思考问题?

    吴军:我觉得人要有一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有了这个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想一想怎么能够拆解问题,从小事做起,然后慢慢把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一点一点解决掉。

    从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讲,我觉得系统性是比较重要的。还有就是要从多个维度来看待一个问题。比如,了解关于生物的一些情况、了解关于现代科学的一些看法,要从好几个方面来回来去地看,不要只是一个角度一种思维。

    Q4

    《具体生活》是一本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书。从这本书及您以往的作品中,读者都可以体会到您从外界获取信息之海量,以及您思考之深刻,同时您是一个高产的作家。您是怎么从外部的知识到最后形成自己的持续输出的思想,这中间的桥梁是什么?或者说这中间经历过什么?

    吴军:首先,我们每个人每天醒着的时间有16个小时,这期间你都在不断地接受信息。只是有人接受信息的效率高,有人接受信息效率低。因为有人不会把时间花在总是同样的事和接触同样的信息上。比如,你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看NBA的比赛上,你可能是NBA的专家,这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是你吸收到的所有的信息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

    所以,广泛性和多样性非常重要。

    《具体生活》这本书我为什么谈到了很多不同的内容?

    首先,因为吸收信息需要有很多不同的来源,有些来源的信息可以交叉验证,挑好信息源这点很重要。

    其次,有效接受建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相对可靠的信息源,比如对某一些问题有见解的职业人士。找一个人问的话,会有偏差,最好找两个,可以进行交叉验证。但是很多人会说,难道失败者就给不出好建议吗?其实,并不是他们给不出,而是他们给出好建议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就任何一个问题,你在大街上随便抓10个人,你问他答案,他都会告诉你答案的。这些人不是没有答案,而是那些答案可能都不是你想的。

    这是从信息源的广度和准确性说明信息源的重要性。

    第三,有了信息以后你就要用,这点很重要。很多人学了很多的课程(现在线上课程很多),但听了半天最后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出来,人家给他讲的道理,他从来也不用,过一阵也就忘了。所以应用是真正变成自身的经验,变成自己能力的一个无法取代的环节。

    第四,很多人问我说,你为什么写这么多的书?写书其实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当你能够分享的时候,你才真正把这个道理给想清楚了。我们过去在中学的时候,大家互相讨论问题有这么一个体会,一道数学题你可能会做,但是老师说,你上黑板上来讲一讲,很多人不一定讲的清楚,当你能讲清楚的时候,你才是真正把这道题给理解了。所以,分享的目的,或者说写书的目的,就是强迫你再过一遍脑子,然后把这个问题真正想清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当然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你的想法分享给别人,那么可能与别人获得一个共鸣,你自己就会产生成就感。

    那么怎么能够有效的把这个知识学到手?我认为很多时候是贪多嚼不烂,虽然很多知识能够帮你有效地进步,但一下子接触到太多的东西同时要用其实是很困难的事情。我的办法一般是,一次改进一个,或者用10%。

    举个例子。我偶尔会打高尔夫球,打高尔夫球的人需要不断地让教练纠正动作,即使是一些职业选手也要不断地被纠正,否则他的动作过一阵有可能会变化。但是一旦纠正到一个很完美的目标时,你一下就会变得不会打了,连球都打不着。这时候,有经验的教练会教你说,你这次有几个动作做得不好,这一次就改掉其中一个动作,慢慢习惯成自然变成肌肉记忆后,下次再改第二个动作。

    做事也是这样,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跟员工沟通工作问题时,是不会指望他一次把所有问题都改掉的。只要他能够一个季度改掉一个问题,一年后,其实他就变得很完美了。一次要求员工同时达到很多要求,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除非是神仙或超人。

    很多人之所以做事情最后半途而废,是因为他一开始就发现,这个目标太困难了,以至于慢慢就失去了信心。我的建议是一次改进问题的10%,把它改进好了,轮着来。比如,你可以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分成十份,二十个星期为一个大周期,自己来重复一遍,审视一下自己。

    以上就是从接受知识,运用知识,到自己改进提高,至少对我来讲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军: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rw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