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高中时学了散文诗,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后来了解徐志摩,是因为他那震彻民国文学界的离婚案件。为了追求爱情,他选择放弃发妻张若仪,即使当时她身怀有孕。后来,为了尽快离婚,他追到德国去签字。可离婚后,佳人却有伴。
“反正只是订婚,又不是结婚,我还有追求的权利”,就这样,为了追求他的灵魂伴侣,他像飞蛾一样朝着爱情之火扑去。
也许有人会很欣赏他的爱情至上价值观,也许有人比较反感。记得当时,我是属于第二种类型。
当时的我,对徐志摩有着深深的厌弃。厌恶他没有责任心,没有作为父亲的道德感。
也许是因果循环,也许是命中注定,后来的陆小曼为了爱情,竟和他选择同一条道路——他放弃了她,她放弃了他。
当时私生活张扬,为爱情不惜一切代价的徐志摩,最终并没有得到心爱之人林徽因的垂青。而就是因为他的选择让我不敢苟同,我的双眼也不曾张开。除了《再别康桥》,我竟不曾读过这位大诗人的诗歌。终于,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开了一本诗集。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一句为爱妥协的感叹,让我不禁热泪盈眶。
若是之前,我对他是嗤之以鼻;现在,我为他感到惋惜,为这一性灵的男子感到悲哀;同时,亦感到庆幸。
若佳人垂老,身体抱恙,风华不再,这一完美主义的追求者该会如何心碎?
所以,我庆幸他有着遗憾,庆幸他后来遇见了陆小曼,让世人有了阅读《翡冷翠的一夜》、《爱眉小札》的机会,有了走进纯粹爱情世界的机会。
而说到徐志摩的爱情,就不得不提起他的才情,不得不提胡适先生对他的评价。
“毕生行径都是诗!“
是啊!不管是他的言行,还是他的生活,亦或他那轰轰烈烈的爱情,都是如诗一般精彩,满载着数不尽的意蕴。
“青草地,牛吃草,掉头摇尾,天上的青云白云,卷来卷去。”连悲观世界的事物,在他的笔下,都显得格外清新。
其实,抛开徐志摩爱情至上的热情,他文采熠熠的浪荡,独具异性。
也许天妒红颜,也许没有诗人的宇宙太过于寂寞。1931年11月19日,诗人飞走了,再也没有飞回来。他那短暂得如一缕青烟的一生,甚至还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我猜,是上天对他太过垂怜,怕他经受不住战争的摧残,怕他对这个世界的动荡变化产生厌恶,便没有告知一声,召回这个性灵的天使于一瞬间,独留一世空叹。
就是这样,在感叹里,在遗憾中,我对他寻求爱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过去,我以为他只是一个情场浪子,在情欲的世界沉沉浮浮。后来,我才明白,他所钟情的不过是“爱情”本身。
他纯粹,天真,痴迷于爱情的追寻,无关风月,无关世俗。
可这样一个名利交杂的复杂世界,哪能容得下这样纯粹主义的爱情?
他不懂,也一直没有搞懂,所以他注定一直都在爱情的路上寻求、徘徊。
一直到后来,陆小曼染上鸦片,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奔波辗转。
或许对这样的爱情,他有所失望。但这位为爱而生的男子,即使爱人变了模样,也没有抛弃她,只是希望她能有所改变,希望自己能把她改变。哪怕,他没有成功。
“我头疼得厉害,不想再飞了。我渴望回家,回到你的身边,喝一杯热茶,枕着你的臂安安稳稳地睡一觉”这是徐志摩留给陆小曼的最后一封信,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点文字。若那时的徐志摩,能看到后来素服简出的小曼,那渴求着家的温暖,有点儿累,有点儿乏的他,估计心里能开出花儿。
徐志摩生活张扬,爱情轰烈,但他的诗歌、散文贡献足以弥合他所有的缺点,让这一切都变得合乎情理。
所以,即使你不喜欢他,也请你不要讨厌他。你可以看看他笔下那性灵的文字,看看他那具有生命的花、草、露珠,看看他那口语般的散文哲理,体会一下雪天喝热茶。
PS:以上观点纯属个人主观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