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端阳

作者: 我是天边最美的那朵云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13:24 被阅读0次

年年岁岁又端阳,

大爷大妈有得忙。

艾蒿采起粽子包,

盼儿盼女把家还。

粽叶飘香

传统节日文明礼,

作为子女要记起。

万水千山总是情,

亲人聚起氛围浓。

大爷大妈艾蒿采

    粽子来由: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插艾作用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娱乐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相关文章

  • 今又端阳

    年年岁岁又端阳, 大爷大妈有得忙。 艾蒿采起粽子包, 盼儿盼女把家还。 传统节日文明礼, 作为子女要记起。 万水千...

  •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

    满山翠绿,莺啼百啭。 又到了艾叶飘香的仲夏端阳。 在所有的节日中,最喜欢这个节日。许是苏轼的“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

  • 端午‖年年端阳,今又端阳

    今早起得特别迟,其实醒得早,因为知道今天端午节,不用早起上班。当然,我不起是因为起来后就要连轴转,乱麻一样的事等着...

  • 青玉案 | 端阳暮

    年年有端阳,今又近端阳。世事变幻,时过境迁,想去岁端阳之慨,比今之感,则迥异矣。读己丑旧作《青玉案·端阳》,反其意...

  • 又遇端阳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一年一年的光阴如梭,去年端阳的那份情思尚未褪去,今又端阳,这...

  • 端阳凭吊

    端阳凭吊 暑气蒸腾,滔天热浪。伏天燎躁,今又端阳。虽有暴雨,无处享阴凉。屠门肉贵,艾草芬芳。登...

  • 采桑子. 端阳

    采桑子. 端阳 家国情怀千古长,岁岁端阳。 今又端阳,疫情过后粽更香。 一年一度艾香浓,五彩丝缠。 粽裹...

  • 采桑子(诗节怀屈原)

    等闲识得云连梦?岁岁端阳。今又端阳,江北江南径庭廊。 湘江词赋今人念,不是大唐。胜似大唐,通报神州尽丽章。 古代洞...

  • 童恋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 风微。烈日。白云朵朵天蓝蓝。 鸟脆。青山。碧水潺潺原绿绿。 星空,高旷澄明,繁星点点。白天的...

  • 端阳

    五月又端阳, 十里飘粽香。 屈子今安在? 静坐读九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又端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xh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