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椒计划E幼儿教育优秀文集
《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作者: 天祝591陈芬 | 来源:发表于2018-05-19 15:26 被阅读46次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课程第六讲――音乐活动《阿细跳月》,雨璇老师精心准备了彝族头饰,带我们走进彝族音乐的天堂。

《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期间,为了更好的展示和了解彝族文化,有幸邀请到了云南当地彝族周老师,美丽的周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众多彝族的传统文化,如众所周知的彝族盛大的七月“火把节”,以及彝族热情好客的敬酒歌,她也将本民族的音乐融合在教学实践中,让幼儿感受彝族歌曲曲风,体验丰富的彝族文化内涵。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作为一名生活在藏区的汉族人,特别幸运,因为从小耳融目染着藏族同胞们的生活习俗和民俗,自身已经被潜移默化地赋予了一些藏族的韵味。如喜欢藏歌,爱上锅庄舞,喜欢藏族人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敬重藏族人民的信仰以及团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被赐予互相认知和分享的机会,更多地汲取优秀的民族文化。

《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通过雨璇老师的分享,我们也了解到《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以“三步一蹦跳”舞蹈表现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而且,这类民歌一般都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太大。这样一首4/5拍的纯音乐,融合了中音笛、大三弦等民族乐器,让一首民族乐曲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用点点点,拍拍拍、打打这样的肢体感知方式,让幼儿更容易掌握五拍子乐曲的节奏。

《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通过沛嘉老师的课堂观摩,她组织音乐活动的灵活性、趣味性让我有了极大的尝试冲动。设计活动时需评估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要适应年龄及发展特点,以及充分调动和融合幼儿生活经验,让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不只停留在歌词的记忆和固定的表现形式,而是在喜欢乐曲的基础上,运用乐器或以自己的方式对乐曲进行表达和理解!

      反思常常失控的音乐活动,主要还是缺乏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把握,所以,今后在实践中不但要培养幼儿的常规,更要培养自己掌控课堂的能力,做不到游刃有余,起码要不慌不乱!

相关文章

  • 《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课程第六讲――音乐活动《阿细跳月》,雨璇老师精心准备了彝族头饰,带我们走进彝族音乐的天堂...

  • 阿细跳月

    大三弦、篝火、阿细和月亮妹妹 淬过火的笛音, 奔放的锅庄, 飘飞的裙裾。 夜, 扶着风, 扶着风, 醺醺地 醉了。

  • 谈谈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是一首经典的民族管弦音乐作品。第一次接触到它的时候,是在初中一年级。学校的音乐老师从班里挑了六个男生,六个...

  • 再看“阿细跳月”

    阿细跳月的旋律前几年在红河州就编成广场舞替代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广场舞“僵尸舞”,听得耳熟能详。即使在很多年前...

  • 音乐活动《阿细跳月》

    5月17日迎来了E青椒计划幼儿教师成长课程第六讲音乐活动《阿细跳月》,今天的雨璇老师邀请到彝族当地的老师...

  • 阿细跳月——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课程迎来了第六讲,今天雨璇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阿细跳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今天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新的...

  • 幼儿教师分科第六讲——彝族音乐《阿细跳月》

    现在上雨璇老师的课我是越来越兴奋了,尤其是在昨天的课程里。雨璇老师的教授内容是《阿细跳月》 ,一向喜欢民族音乐的我...

  • 弥勒阿细人—最美阿细

    2008年6月7日 【阿细跳月】 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5月23日 【阿细先基】 被...

  • 跳跃的音符

    那是一个黄昏的午后,我在家里练钢琴,一串串音符不太流畅地在我的指尖流露,断断续续地,连不成一首悦耳的歌曲。 我开始...

  • 跳跃的音符

    在受挫后学会进行自我调节,是成熟的一种标志。而自我调整的速度越快,往往人的自控力越强,对自己人生的掌握程度也越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细跳月》——跳跃的民族和音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yi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