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接触教练的那几天,我听见自己怦然心动的声音。在埃里克森课堂上,我听见了每个感官"嘭嘭"打开的声音。与人为善,与物为春,是我的人生追求。感恩遇见"教练",让我的愿景得以安放在这一身份中,能够帮助更多人看见自己并创造更多生命体验。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能够承托起我的愿景与身份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呢?
当我说生活状态时,我想到的是逻辑层次的下三层。为什么逻辑层次是三角形?为什么上面是愿景,最下面占最大面积的是能力、行为和环境?在第N次与人分享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领悟:我们要培养能力,刻意训练以及让自己处在合适的生长环境,下三层要实践成千上万甚至上亿次,我们才真正能够实现上三层。看见能给实践带来动力,而实践是实现的根本前提。
那么,我可以通过怎样的自我教练练习,让自己逐步接近并达到教练状态呢?
在与我的教练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听见自己脑海里像火在燃烧干柴一般哔哔啵啵的声音,我懂了,但我不知道怎么表达。今天早上Vincent刚好问出了我最想回答的问题:“我真的很想知道,你是怎样去做自我教练的?”我沉思了一个上午,茶饭不思,想到睡着,睡醒以后,终于下定决心把我的思考写出来:自我教练的过程,是一个完美的闭环——感受,看见,接纳以及寻求反馈。
自我教练之路感受
人类有感受,真的是一件太美妙的事。
感受什么呢?
当我所有的感官打开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情绪、思想的流动以及能量。
比如说,我躺在床上,思考着“我是如何自我教练的?”,但我不可能只有单线思考,同时还在琢磨着安娜老师刚才的那句话“我们不是我们的行为,我们是拥有独立成长成自己想要的自己的那个自己。”,我还在思考我刚刚又丰富的逻辑层次,在思考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结构,在思考为什么我的文章要用这个结构,还在构思怎么安排今年跟妈妈的旅行。我能感受到思维就像小河里的一条条大鱼小鱼,手刚一触过去,滑溜溜地就游走了,但还在我的视野内。我还在感受我的房间里的能量,刚才太阳猛烈还热烘烘的,不知不觉,温度降下来了,渐感清凉。
自我教练之路再比如,学完教练的两个星期内,都处于相对比较亢奋的状态,因为感官打开了,我天天在看和演生活大片。而且,在我带着埃里克森五项原则的眼镜去看人时,我发现,每一个人所诉说的精髓,都可以变成我的养料,简直无法停下学习的步伐,看个综艺都能看出教练感悟来。在DISC课后,安娜老师那次的教练帮我挖掘出了我潜意识里的一个图像,那是我的一个很深的遗憾,一个曾经很用心地看见我,陪伴我的人。在我们班聚会的那天早上,想到现在所领悟的一切,都是他那时看到过的,洗完澡在厕所里放声大哭。我很感恩,有人比我先看见,也更加意识到,看见的力量。
转折发生在聚会的当天晚上。说真的,我年纪比较小,面对阅历丰富的同学们,心里是有点害怕的——我知道我可以,但不太确定我可以。我其实很希望能跟学委有很好的配合,但尚未磨合出来。我当时感到无助,试图改变,又感到更加无助。(特别声明:各位同学当时都给了我无声的关注,但我当时还是不小心看到了过往的自己。)我告诉自己“我是OK的”,不强求自己像往常一样强打精神,试图真实地接纳自己。
那天晚上回去以后,失落异常。这种失落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第三天。我想到了很多东西,黑暗的记忆。我在想,魔法要消失了吗?好不容易开的天眼,要消失了吗?
看见
我多次被深深触动的经历,都是因为被看见。
,于是深深相信,仅仅是“看见”,就已经有足够强大的力量。
看见什么呢?
看见实像和虚像。
自我教练之路那几天,我在失落,整个人靠在椅背上,还有一个我在旁边看着失落的我。那个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帮失落的我,看见了失落时的状态。我能做些什么呢?啥也不想做,就是静静待着,跟自己相处,挺好。在和人相处时,尽量不扩散负面情绪,但偶尔还是会吐槽两句。——这是实像,关于实际的处境和状态。
独处时,我还看见,自己的失落是有原因的,我想起了更多儿时的黑暗记忆,也意识到自己求而不得时的状态也是如此。儿时的黑暗记忆,差不多的情况,想改变,但却无力改变,面对价值观不同的大人无力反驳时,因为自己的大胆创想不被接受而不敢见人时,明明意见不同但却因对方力量强大而不知所措时——那种记忆,已经变成一种模式,多次出现。我需求的是什么呢?认可和肯定。我好像能感受到自己天生就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自信,我能感觉到的东西比一般人丰富,但我不一定会说出来,除非是在完全安全和接纳的环境里。——这是虚像,关于记忆和深层需求。
都说一个教练需要对人的洞察。洞察是什么呢?洞察是穿过实像,去看虚像,中立地,客观地。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洞察他人的人,如果不去洞察自己,怎么能达到深层次的洞察呢?
看见自己,有哪些方法呢?
不一定需要教练。与生活中重要他人的深度沟通,本身就是一个教练过程。他们不一定懂教练技术,可能过程中会让我们有点疲惫,但是他们是对我们最知根知底的人,我们在他们面前能够完全地展现自我。
安娜老师还跟我分享了一个方法:有千头万绪时,可以把想法写到便签纸上,然后贴在白板上,不断地去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跟着自己的思维路径,不断地去探寻。
探寻什么呢?
不重要。重要的是,探寻过程中,你的觉察。
接纳
接纳,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
埃里克森五项原则我们都已经了然于胸,但我们真正能把这五项原则用在自己身上吗?
在与我的教练探讨我最近觉察到的黑暗回忆时,我提到内心里那个无助的小孩,他不断地追问:
“我们的所有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在这个经历里,你的收获是什么?”
“收获?我没有想过,这些记忆是我不会轻易去碰的。”
学过教练技术,我知道,此时好像应该做点“负转正”的事情,可是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做啊。他还在追问。
“在这个经历里,你的收获是什么?这段经历的价值是什么?”
“这已经是我黑暗的极限了?以后不会再经历这样的黑暗。”
“真的吗?”
“也不是。”我想到人生还这么长,至暗时刻我可能还没见到呢。
“你会对那个小孩说什么?”
“相信自己,你是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
“这个小孩是什么状态?”
“无助,无力,不敢面对。”
“你会怎样对待这个小孩呢?”
“我想给她一个拥抱,给她认可和肯定。”
自我教练之路对话进行到这个层面,已经进入新的境界了。我不知道怎么用言语表达,但我意识到,我已经开启了新一阶段的学习,接纳自己。
我的教练说:“当你开始去感受时,强烈的情绪会最先出现,通常是大喜大悲,大风大浪。同时在涌动的,还有你提到的这类黑暗的情绪,他们流动缓慢,平常也不易察觉。在不同的层次下,你仍然有很多难以名状的情绪。你远比你想象中复杂。”
"当你后面接触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再坚强的人心里都有一个柔软的,需要拥抱的小孩,我们要学会去接纳他,拥抱他。"
“当你看见自己的黑暗回忆,不是去回避,不是把它放一边,也不是假装没事。你需要看到这段经历背后的价值。我们的每一段经历都是有价值的,好坏是人评判的,黑暗也是人评判的。当你丢掉评判,意识到这也是你之所以为你的一部分组成,这才是接纳。如果你能不带评判地去看所有的经历背后的价值,所有的经历会反过来帮助你。”
“帮助?”我对用词提出质疑。
他微笑点头。
“帮助我?”毫厘之间,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但仍然有点不太确定。
他微笑点头。
“帮助我?”我已经没有疑虑了,就是要再按一个确认键而已。
他微笑点头。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我会去思考,学完这一课,我怎么用到自己身上呢?然后越来越发现,自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我是自己的小孩,也是自己的妈妈。在我这个个体里,有人在感受,但总有人在无条件地接纳和相信。
至少先不要逃避。不要好不容易看见了,就放一边。而是去接纳那个有负面情绪的自己,认可这些作为自己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仍然有很多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的复杂情绪,我会开始去感受,看见,然后像个妈妈一样认真打量这时候的小莉雯:“哎呀,为啥我的小莉雯有觉得自己不一样了呢?不一样又怎么了呢?”
寻求反馈
我们前面做了那么多的自我教练,怎么样确定自己仍在正轨上呢?
就和我们成人学习一样,寻求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寻求反馈至少有3个渠道:与自己相处;与他人交往;以及与智者交流。
当你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当你与自己全然的在一起,你是不是越来越接纳自己?当你与他人交往时,对方是不是越来越能感受到跟你交流的如沐春风。这些反馈是最直接的,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而已。
自我教练之路说到与智者交流,我指的是阅读经典书籍。能写出经典书籍的人,可能已经不在我们现在这个时空了,但他们的能量,他们的智慧,已经通过书籍这个载体,穿越时间的缝隙,来到我们面前。
经典好书,值得一再重读。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一个人,也无法完全理解一本经典好书背后的智者,他走过了怎样的人生道路。这不仅仅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是“我们永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啊。
每一次踏进智者的河流,每一次领悟,都会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改变了。我们更能感受了,更能看见了,也更能接纳自己了。世界于我们而言,变得更加精妙细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开大合的实像,更是从毫厘之间的实像,去看到深不可测的虚像。
我有时会觉得,虽然是当教练,但我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伟大的演员在培养的。我会深度地进入人物,深度地体验,但我同时也保留自己的本真。那些人物因为“我”而鲜活,而“我”也因为那些人物受到滋养。——这是最好玩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