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旧
四点的清晨,我睡意全无,索性随手拿起枕边三毛的《雨季不再来》看起来,没有刻意,我的阅读是随性,没有任何章法与规划,看着书架闭眼抽,又很容易陷入书本中,书中二毛变成三毛的过程。曾想自己是三毛而后发现成了珍妮。
早晨短暂的时光我与孩子各司其职,她运动与晨读,而我喜欢边准备早餐边听书,抽空看一眼手机,宝贝的外公给孩子发红包,原来今天是宝贝农历的生日,这个时候婆婆给我打来电话,原来是她那边的冰箱出现问题,就这样我紧凑的早晨与她视频20分钟,教她怎么调试冰箱问题,然后说“现在就那样了,等我回去处理,”她有些焦急的询问:“你什么时间回来。“我说:”周末啊!“我似乎看到她的焦急与不安,那个时间我突然内心一颤抖,原来那是我,生活中的我,对与父母,公婆,孩子们来说我应该是”三毛“,对生活充满炙热的爱。”二毛“她只存在短暂的深夜,停留在文字里。
简单处理好工作,我翻翻朋友圈,在一个温暖的朋友圈信息下留言,看着她的摄影作品,每次让我感到快乐虽是很平常的一个镜头,我留言:你的每个作品都让人心情莫名的感到快乐。她回复:那是我在拍摄的时候心情愉快。我就这样被她的作品治愈,快乐被传染。
我随便翻翻自己的照片集,大部分是天空,记得一次女儿参加学校摄影活动,是关于光的摄影。我把新疆的摄影影集发给老师看看,老师说;”你的每个镜头都很空旷,让人看着说不出来的孤单感。”我笑而无可回答。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依旧喜欢拍摄天空,镜头还是亦如的孤寂。可是却热衷于去欣赏那些炙热与温暖的摄影作品,希望那些治愈自己,正如那些孤单的人喜欢拥挤的人员,悲伤的人喜欢放肆的笑般。
正如许知远所有说:阅读、书籍是我通向世界最主要的方式,我跟世界的接触是通过书抵达的。这几年在发生一个有趣的变化,好像书籍到阅读本身越来越成为某种防卫机制,当我不知道怎么应对突然混乱、庞杂的世界,一本书给我带来非常大的秩序感、稳定感。如同毛姆的那句,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