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朋友一起背柳宗元的《渔翁》然后讨论起作者写诗动力与现实生活的差距。
在读过的诗里,很多诗人文学家大家都歌颂甚至表达想去做渔翁的意向。在他们看来,渔翁是代表着洒脱、代表着世外高人的一种形象,就比如屈原跟渔翁。他们认为渔翁这样一种职业远离政治尘世,可以架着一艘小船来去自由如风,因此他们会艳羡这样生活状态
但我们跳出诗人的臆想,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今中外的渔翁都是底层辛苦的劳动人民,可能一天打不上鱼,家里面就没有吃的,而且每天风吹日晒,他们自己驾着船在茫茫水面上行走的时候,是不是很孤独(比如老人与海中的老人)
当我们把一种意象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处境,就像幻想就被撕破了一样。我们都向往着诗人笔下那具有仙人之姿的渔翁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浪漫,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去做到这种状态呢,就算能做到,能不能一直做下去呢?
我们不妨去设想那位在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他为什么要在大冬天出去钓鱼?能钓上几条鱼,他会不会因为冰面碎裂而有生命之虞,家里还有没有吃的?有没有青年人劳动?他们家住在千山万水中,交通是不是非常的不便利?
文学,艺术很多都是寄寓了作者自身的幻想,因为自己绝对的安全,离那样的状态遥远,所以可以轻松地表达向往,而真正经历那样的生活之后就不一定了。
当我们表达向往的时候,其实说的不是向往对象的生活有多好,而是对自身所处现实的不满,于是在远处,在他方,再辛苦的生活都变得浪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