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人这样诠释,要成为一流的工匠需要做到“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竹语”的匠心之道,正是如此。
▷ 设计师李游与文化伞“竹语”
李游,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人,对杭州的本土文化,是自小耳濡目染。大学毕业后,他在浙大城市学院工业设计系任教,同时,他也是“竹语伞”的主设计师。
这把神奇的伞拿下了2013年的iF和红点两项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这不仅仅是一把充满设计感的长柄伞,更是一把富含人文诗意的文化伞。
▷从创意的诞生到作品的实现
事件的开端源自2011年的一次“创新设计营”活动,由浙大城院和杭州天堂伞业合作开展,西湖绸伞是其中的改造对象之一。
西湖绸伞作为杭州城市风情浓厚的旅游纪念品,享誉中外。然而随着现代日用雨伞工业化的兴起,西湖绸伞逐渐没落,变为非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能够手工制作西湖绸伞的工匠也凤毛麟角。
能否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和工业制造技术,对西湖绸伞进行重新解构和改造,在保证它具备现代伞的力学结构的同时,又可以加大生产的产能效率,推向更广的市场?
围绕着这个想法,整个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从伞骨结构、伞面设计到品牌包装、网络推广,做了一系列的精心规划。力求做到既保留传统的工艺精髓,又融合现代的文化元素,让竹伞重新回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去,能够让人们买得到、用得起、喜欢用。
竹语有传承,更有破和立。竹语虽脱胎于西湖绸伞,但是在使用价值方面,却远远高于西湖绸伞。因为它既有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又有普通雨伞的使用功能。为适合日常使用的反复开合,竹语伞的骨片只能选用竹子的中间段,因为韧性好,太硬不利于弯曲,太软不利于弯曲后的复原。做好的骨片最多只有一个竹节,每个竹节都会在同一个位置。这样每根骨片的质量才会比较接近。
▷线下制伞体验室
他们还和杭州的“M.Y.Lab”木艺实验室合作,开设了线下制伞的体验活动。台湾著名演员赵文瑄先生也是竹语伞的粉丝,不仅亲自来杭体验制伞工艺,还在微博上鼓励更多年轻人一起来做文化伞。“完全是非商业的代言,也使我们团队收到蛮大的鼓舞。”
问及为何选择使用“竹”这种材质,李游说:“竹这个元素最能带表东方的文化,最能代表江南,甚至于最能代表杭州,作为我们东方人来说看到这样的元素会有一种情感的共鸣。”
▷老手艺人和新设计师的殊途同归
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团队走访了一些仍旧在制伞的老手艺人,去了解整个西湖绸伞制作工艺的来龙去脉。他们被这些老手人的坚持所打动,同时又为他们的边缘处境感到惋惜。
“像我接触的富阳戴耿荣老先生,他已经80多岁,就做雨伞这件事情他做了60年。我想现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一个年轻人说我做一件工作可以做60年,持续地做,而且是完全手工制作,从毛竹的砍伐到皮纸到穿线各道工序,18道工序整整做60年。”
“像这样有坚持、有手艺、有文化价值的事情,但是它的从业者现在的生存状态并不是那么的乐观。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给到的回报以及尊重我觉得远远不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来帮助这些老艺人,能够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能够让他们做的更开心一些,更从容一些,手头更宽裕一些。”
设计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创意,付诸实现,付诸产业化甚至于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得到大家的认可。
设计不是孤芳自赏,它与生活紧密相连,互为表里,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人因为设计而更加热爱生活。
当我们展开一把伞的时候,我们也展开了一连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那些故事纷至沓来,如细密雨丝,轻敲伞面。漫步雨中,聆听雨声,时光在这一刻,恍若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