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沟通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的四步原则:
(1)观察事实 -- 描述观察发生的事,场景和行为。清楚地表达观察事实(不判断或评估)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具体行为:
可以使用“我(看到/听到)……”
要注意区分事实和评论。事实是我看到,我听到的情况。评论是我的判断,看法,有主观色彩。“我两次和你说要完成这项工作,你都没有完成。“ 这是事实。”你工作不积极“,这是评论。
(2) 体会和表达感受 --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但要注意,表达感受不是宣泄情绪,而要觉察自己当下的感受是什么。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思想观点。情感/情绪是真实的,比如失落,失望,担心。宣泄情绪时往往就会不假思索地说自己的判断或者思想想法。比如我觉得你太自私,太自大,不善沟通。
如果对方现在的情绪不好,在表达自己感受之前,不妨先倾听对方的感受,安抚对方。否则,如果不顾对方感受,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双方往往会陷入各讲个话的境地,也是非常容易翻车陷入“暴力沟通”。
可以使用“我感到……”来表达感受。比如,我感到失望,我感到担心。避免用”我觉得“。”我觉得“一般表达观点。我觉得不错!我觉得很差劲!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我的感受来自我自己的期待,需要;而不是别人导致我的感受。这一点一定要清楚。这样就不会埋怨,攻击别人了。
可以使用“因为我需要/看重……”句式。我感到有点失望,因为我期待你能学的好一点(但是你没有)。而不是说,你太让我失望了。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
“你是否愿意……?”。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是否愿意不看手机呢?这是请求。把手机交出来!这是命令。
一个非暴力沟通万能公式
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的需求)+我请求=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不一定能让对方照办,但是可以避免冲突。起码避免自己情绪失控,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沟通方法。
比如:我看到你(女儿)一直在厕所看手机,已经半个多小时。我感到很担心。因为我怕你这样会导致学习时间不足。马上要期末考试了,我请求你能否在考前这段时间放下手机,专心复习,好吗?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前两天我看了一位同事的邮件,感觉写的不清楚。我可以这样沟通。
我:
小A,你好,我看了你写的关于Feature B的说明邮件。(情景)
你只写了短短2行英文。(行为)
我感到有点担心。怕别人会不理解Feature B的正确使用方法,不认可我们的测试结果。(结果 - 我的感受)
如果这样,就无法发挥它的价值。我们的工作就白做了,还有可能导致咱们返工。(我的需要 - 对你我的影响)
所以,我在想,如果想让别人更加容易理解的话呢,能否这样?一,改成中文。二,配一张图来具体说明。这样会更清楚一些,你觉得呢?(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