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作者: vivi_c24a | 来源:发表于2021-02-02 20:20 被阅读0次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跟别人一块儿唱歌,如果发现别人唱的特别好,就一定要求人家再唱一遍。别人唱第二遍的时候,孔子跟着一块儿哼。

      这句话说明了孔子好学、生活得开心、合群,所在的地方氛围很好。

7.33  子曰:“文莫①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①:“文莫”通“忞慔”,见《论语集释》。

          孔子说:“ 我可以和别人一样勤奋,但是真的像君子一样地做事,把身段放下来努力地做事,我还没有做到。”这是孔子自谦的说法。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 圣和仁这两个境界,我可不敢当,我做不到。只不过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就只能这么说了吧。” 为之不厌,意思是学习起来不满足,做起事来一直在追求圣与人。诲人不倦,就是教导别人不觉得疲倦。

        公西华说:“ 这个境界听起来很简单,但这正是我们努力却学不到的地方。”一个人真的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非常不容易。你要需要成为一个有恒者,需要知道学习本身的乐趣,需要找到心流的状态。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 有这么治病的吗?” 子路答:“ 有,按照《诔》的指示,我可以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无事。”孔子说:“ 那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诔文用于祷告,是替死者祷告神灵。子路在这里引用“ 诔曰 ”,很不恰当,孔子有点生气。

      祈祷有时候有效,并不是迷信,而是缘于安慰剂效应,这是常见的心理学现象。

相关文章

  •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跟别人一块儿唱歌,如果发现别人唱的特别好,就一定要求人家...

  • 寻找《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三十四

    《述而篇第七》 【原文】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 《论语》述而篇33章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每天读论语-183~184

    读论语-183 原文(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

  •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 7-3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你的顿悟有时候只是别人的常识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 《论语》述而篇#7.33

    《论语》述而篇#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

  • 《论语·述而篇》之[由人入圣]109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而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 《论语》33:一步也不离弃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

  •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fu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