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ee6e8a28d6c68827.jpg)
话说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有些懵,因为我脑中的庄子是那个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那个“庄周梦蝶”的故事。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庄子的妻子,还要讨论她是不是个坏女人。
看完文章才得知,原是我学识浅薄。在京剧、徽剧、汉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剧种中都有一出剧叫《大劈棺》,也叫《蝴蝶梦》,说的就是庄子与妻子的故事。
话说庄子有一天与妻子田氏闲聊,说到妇人水性,丈夫死了必定是要急着改嫁的。田氏忙答未必,自己就是能守节的人。只因为庄周还活着,一时间也分不清谁对谁错。
想不到没多久,庄周果然病重,一命呜呼。田氏哭哭啼啼地守着孝,不想第七天上,来了一位翩翩少年,自称是楚国王孙,说曾与庄周有约,欲拜在门下,今特地上门求教。
楚王孙见庄子已死,不胜惋惜,提出在庄子家暂住百日,一为老师守孝,二也可得观老师遗著。
田氏见楚王孙一表人才,一来二去,便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仓促与其成婚。合卺之时,楚王孙忽然心疼难忍,说是必得要活人脑髓就着热酒吞下方可治愈。平日里犯病,都是楚王选一死囚来取脑髓,当下却无人可取。
楚王孙挣扎的惨状可急坏了田氏,她听说不出七七四十九天的死人脑髓也可以用,便拿着斧头想劈开棺材,这时庄周复活,田氏羞愧难当,自尽而死。
那庄子的妻子真的是个坏女人吗?这出戏的根据到底在哪里呢?别急,且听我给您慢慢道来。
《庄子•至乐》中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e22c3d390eafa1ec.jpg)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来吊唁,庄子正叉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边敲瓦盆边唱着歌。惠子说:“你与人家共同生活,人家为你生养子女,直至老了、死了,你不哀不哭,就已经很过分了,现在还敲着盆、唱着歌,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我妻子初死的时候,我怎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想想,她本来就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本来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本来连形成形体的气也没有。道在恍惚之间变化产生了气,气变化产生了形体,有了形体才有了生命。”
“现在生命又变化成死亡、回归了,这一过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自然。人死了,安静地处在天地之间这个屋子里,而我却嗷嗷地在那儿哭她;想想自己那样确实是不懂得天命自然的道理,因此就不哭了。”
《至乐》属《庄子》外篇,为庄周的弟子后学所写,离庄子比较近,应该有相当的可信度。从这里的记载来看,庄子之妻毫无异常死亡的痕迹。要是有那出戏中所说的事情,惠子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
就算惠子不知情,庄子的回答也合情合理。起初妻死当然是伤心的,但后来他对人的生命历程做了一番思索,他觉得人的生命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总有个变化的过程。
既然生命可以从无到有,那么他也就会从有到无,把个体生命看作是宇宙漫长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那就不必为之哀伤哭泣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非常通达的人,很善于对宇宙人生作一种宏观的思考。
像这样的人,会行小心眼儿,试探妻子对自己忠还是不忠,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那够戏剧发挥的就只有“鼓盆而歌”这四个字。庄子一边唱歌,一边敲打着瓦盆为自己伴奏,似无哀伤之状。
尽管庄子合理的解释了自己的动机,但对于他的反常行为,老百姓还是选择了世俗化的解释。
庄子鼓盆而歌,说明他不悲伤;他不悲伤,说明他与妻子不恩爱;不恩爱,说明他妻子做了对不起他的事。这么荒诞的推定而演变出来的故事不仅让庄子的妻子蒙羞,实际上也玷污了庄子的形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68117/414db25288c83a23.jpg)
“1950年,文化部曾宣布应组织人员对《大劈棺》进行修改,并规定‘在未改好前,全国各地均应暂予停演’”。
在我看来,停掉这出戏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从我们了解的庄子的思想来看,庄子是绝不会做出试探妻子这么无聊的事情的,而且他鼓盆而歌的行为和他对妻子死亡的思考都对应了他的思想。
备注:
《历史上没整明白的那些事》之先秦篇读书笔记。
方:正在。箕踞(ji ju):叉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地上。长子:为你生养子女。芒芴(huang hu):恍惚,浑沌状态。
合卺(jin,即瓢):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将一个匏(pao)瓜剖成两个瓢,新婚男女各执一个,用来舀酒漱口,后借指成婚。
后学:指门徒,弟子,思想追随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