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读书计划的变化
一直以来,我都很爱读书,在工作比较忙、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自己认为阅读量还算不错,2018年读了41本书。
但是今年在年初的时候,我有了一个新的读书计划:
把读书量压缩,大概全年总读书量控制到20本以内。
筛选出读过书中的2-3本,深度理解书的内容,读上20遍。
把这个方向的知识或技能掰开、揉碎、重新拼装起来,成为自己思想大厦的一部分。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发现自己有在综合能力上有一些优势,但是在专业深耕方面不足。
往往什么都懂一些,但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领域上如果没有突出的优势,是远远不行的。
而我,恰恰是不喜欢做重复动作,接受新知识新事物较快,却在深度思考上有所欠缺的那类人。
我几乎没有重复看过一个电影,几乎没有反复读过一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5306/5e6b554cb105b135.jpg)
转眼已经是7月底了,2019年已经过去一大半,这个目标践行得如何了呢?
从读书的量来看,读了15本,进度有点超前。因为书单总是越累积越长,对于通过读书拓展认知为乐趣的人来说,克制住开始一本新书也是挺难的。
从理解书的深度来看,反复吃透一本书的习惯,也逐渐培养了起来一些。
选择反复琢磨的书如下:
首先,是拓展视野和大局观的书:《历史的教训》,这本小书,从宗教、政治、战争等大视角,简明的勾勒出人类发展和历史的关系,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和反复玩味。
其次,营销方向一本书+两门课:《超级符合原理》、李叫兽的课程《需求三角形》、杨飞的课程《互联网营销流量池思维》,建立完整的营销理念系统和实战方法论。
做市场营销是我的本职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并建立系统的理念,让学习和工作“并联”起来,形成相互驱动的飞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5306/e3b7f156c44b1949.png)
另外,5G和IoT是未来5-10年的大方向,这也是我所在的通信行业的未来大趋势,因此,下半年的安排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个方向上。
02 成为“工”型人才
成为“工”型人才,才能符合未来世界的要求。
之前流行的说法是“T”字型人才:
一竖指个人在专业领域上深耕的程度,如果能在自己的领域上达到专家级水平最好。
一横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广度,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能够把多个领域的知识相融合,这也就是芒格总在强调的多元思维模型。
一横一竖相互配合,就能发挥更大效能,让人的能力更加稳定、更有优势。
很有趣的一点是,之前我比较注重读书的数量,其实是在培养知识领域的广度,今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把几本书读20遍,反复吃透理解,就是在专业领域的深度上寻找突破,这和前面说的读书两个方式刚好是对应的。
“工”型人才,比“T”型人才又多出来最下面的一个横。
另外的一个横,是指复制和迁移能力。是指通过其他领域学习累计下来的领导力或者学习能力,通过以往的经验,让过去深耕领域的能力,在新的领域上进行快速复制,进而在多个行业形成稳固的基石。
这就成为了更加稳固的“工”型人才。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5306/bff424616651c1f9.png)
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几万年都没有像最近几十年的世界变化这样快过,即便是世界最顶级的围棋棋手,也会被阿尔法狗打败,但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只在某个单一方面有专长,它们暂时还没有跨领域的能力,更没有根据过往经验,在领域间跃迁的能力。
因此,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两横可能比一竖显得更为重要。
在未来的世界里,只在一个领域有专长的人需要有一些危机意识,尤其要看看自己的工作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如果你是只在做重复性工作,谈不上拥有任何专长的人的话,危机的紧迫程度就更不必说了。
既然如此,“工”型的自我规划,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模型。
03 读书(学习)的分类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我习惯把读书分为三类,当然现在读书也是一个“泛读书”的概念,我们获得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各种课程学习也是很好的一个方式。
第一类,为了获得知识。
知识类书籍可以帮我们拓展视野,改变我们的底层思维逻辑,虽然收益不立竿见影,但是日积月累会真正拉开和其他人差距。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底层认知的差距。
前面提到的《历史的教训》一书,属于知识类,可以提升底层认知。
第二类,为了习得技能。
技能类的学习能让我们生活更有趣、工作更有效率,职业化的路上,不能少了技能的提升。
技能是你没试过你就不会,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熟练掌握的。如果不是为了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几乎没想掌握某种技能都可以学会。
PPT、EXCEL、思维导图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技能。沟通“技巧”、谈判“技能”、演讲“技巧”,还有所有带“方法”的,如快速学习、快速阅读方法、时间管理方法、收纳整理法,也都属于技能类。
技能类比读书更重要的是反复实践,刻意练习,如果只读不练就会 “懂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前面提到的营销能力提升的《超级符合原理》、《需求三角形》、《互联网营销流量池思维》就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改变精神世界。
之前我认为第三种读书是单纯的爱好,但是现在觉得并不存在漫无目旳、只以读字为乐的人。
相比之下,改变精神世界的书,作为第三类更为合适。
这类书让我们或是更积极向上、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或是帮助自己和世界和解。
爱自己、爱别人,找到与自己灵魂深处有碰撞的那群人,给自己的内心安置一个归宿。
《人与永恒》、《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就属于改变精神世界的一类。
这三类书的阅读都会让我们有很好的收获,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这三类书籍的平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症下药。
2019年超过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在年初你给自己定的目标实践的怎么样了?
下半年我还是会以终为始,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明确地执行下去。
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世界变化很快,希望我们都能武装好自己,有能力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