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是为了提醒所有人,要记住父亲的好。
记住这个依然守护在你身边,或者相隔千里,又或者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遥望着你的男人。
你会想起他对你的宠爱、教导、唠叨,严厉的时刻,亲昵的时刻。
又或者,想起他对你的抛弃、漠视,甚至,你完全没有他的印象。
你一定会想起他,但可能不曾认真思索过他对你的影响,以及如何作用于你的一生。
良师益友型的父亲一定是所有孩子梦想中的爸爸,这种父亲会为自己的孩子做其他父亲觉得没有必要或者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他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制作模型,帮助他选择作文题目,抽空参加家长会。他思想开通,眼光长远,理解自己对孩子生命的价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爸爸的力量》一书的作者,美国亲子关系研究专家说过,根据他的专业经验,大约有10%的父亲属于这种类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3eeaaf13022058f5.jpg)
然而,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即便没有遇到良师益友型的父亲,他们也依然十分幸运地拥有一个令自己一生感激和爱戴的父亲。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父亲身上纵然有显而易见的各种不足,但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为人父这一角色倾注了爱和自律。
- 1 -
平等包容,情感共鸣
在亲子关系中,平等和包容是父母非常难过的一关。
一方面是源于人类天性善于以强欺弱,当孩子的行为与成年人的意志相违背时,你本能地要满足自己的愿望。
另一方面,教养的责任重大,许多时候父母即便意识到应理性引导,也把握不好这个尺度。
在电视剧《小别离》中,黄磊饰演的朵朵父亲,就非常好地诠释了平等包容和情感共鸣。
朵朵的母亲有着天下妈妈共同的敏感、焦虑,同时还强势,对女儿的学业人品有着极高的要求。
尽管她有作为成功职业女性的理性,能够理解孩子的许多需要和处境,但仍会控制不住为成绩失态,做出过激行为。
于是初中生朵朵,凡事都习惯先找爸爸商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d0b3a55e9227edde.jpg)
爸爸会在朵朵考试考砸的时候,宽慰她,为她隐瞒成绩,想办法阻止妈妈去参加家长会,改为自己去。
他对女儿说:“我知道下回你会注意。”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他是女儿永远的坚强后盾。
在妈妈以为朵朵早恋大发雷霆,甚至去闹场的时候,爸爸没有选择站在任何一边。他陪着妻子,控制局面,同时又信任女儿,坚定而和善地反对妻子搜索“证据”的过程。
在一片狼狈的亲子混战中,他用幽默和温和松弛了家庭生活中每一根绷紧的弦。
在朵朵决意出国,他压抑心中的不舍,镇定而理智地为妻子分析利弊,多方权衡,最终与妻子一同支持女儿的决定,从此为朵朵打开了自我成长和实现梦想的新天地。
剧中仅有一处情节,他对女儿大发雷霆,且不容许已经心软的妻子劝说。那就是在朵朵离家出走归来的晚上,他痛心疾首地教育女儿,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无视父母的感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f31c7a4f56579f52.jpg)
生活中不乏溺爱孩子,顺从妻子,擅长和稀泥的父亲。
生活中也不乏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他的意志理所应当为妻子儿女优先考虑的父亲。
还有很多定时炸弹一般的父亲,总是毫不犹豫表达自己的怒气,孩子的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他不可预料的情绪环境之下。
然而,无论在一个家庭中孩子有多么幼小,他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有权利传递自己情感的声音,更有不以任何人为参照,成长为独特自我的合理需求。
能够被平等对待,被包容缺点和不足的孩子,才能够正视自己的需要,有自信发展天赋。
- 2 -
真实坦诚,相伴成长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父母。男性在家庭角色中的缺失尤其严重,这也让很多父亲为之困惑。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倾向于选择事业,但如果最终她没能在事业上如愿,也许会一生抱有遗憾,大多数还是能找到方式与自己和解。
而男性则很难,多数男性仍将事业的失败视为个人的失败,而许多女性对于事业不成功的男人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不管对错与否,这样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有一位朋友是一名律师,日常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加班到半夜回到家,儿子已经睡着了,周末和节假日也有大半时间需要和客户会面,不能陪伴儿子。
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很早就下定决心在陪伴儿子的时间里注重质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152bd3b7847f7cb1.jpg)
他每周末必然抽出一个上午与儿子单独相处,不仅花时间,而且付出内心的情感,从来不怕在他面前流露对时间管理的困惑,还和年仅七岁的儿子认真讨论解决方案。
如果不满意儿子的表现,他会让他知道,会冷静地倾听所有的解释和理由,然后告诉孩子:“我明白你的想法,但我不这么看。”并没有因为自己陪伴的时间少,就将教养的责任全数推在母亲身上。
最重要的是,他愿意通过表述逻辑不甚清晰的童言童语了解孩子的日常,在儿子需要他的时候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当下大家都吐槽“丧偶式”婚姻,这其实是破罐子破摔的逃避,反而会让父亲们认为这是一种社会常见现象,为自己的缺席找到最合适的借口。
事实上,陪伴生活不是最重要的,陪伴成长才是关键。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374ccaaf7e4c3038.jpg)
有一句简单的概括,叫六岁以前的孩子归母亲,六岁以后的孩子归父亲。
意思即是说,父亲的角色最可贵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孩子在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对其职业选择和工作习惯上的影响,这种影响超过母亲。
如果说母亲是安全感的基石,父亲则应是勇气和信念的风帆。安全感让一个人敢于出发,勇气和信念则让一个人坚定方向。
- 3 -
理性引导,界限分明
人们常说严父慈母,这也未必。
在《爸爸的力量》一书中,有这样的案例。父亲是公司的高级主管,事业非常成功,由于没有更多时间陪女儿,心里内疚,所以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有求必应。
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给女儿带礼物。16岁生日那天,送给女儿一辆崭新的宝马跑车,此外还有私人网球与高尔夫球课程。
他十分溺爱女儿,即使女儿深夜不归,超速驾驶受罚,或者酒后驾车,他也很少对女儿大声责骂。接受“现代平等教育理念”的他坚信要信任孩子,因而从不要求女儿做什么,也不限制她的情感与行为。
这位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女儿最重要的朋友。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05277dd715655513.jpg)
结果是,女儿成年以后发现,没有任何老板或者机构能像父亲那样好。她频繁地跳槽,不断更换工作,经常出现财务危机,信用等级不高,每年都需要父亲的大笔资助帮她渡过难关。
这更加印证了前面所述观点,父亲对子女成年以后工作表现的影响。
包容不等于放纵,平等不等于没有界限。
在溺爱子女这件事情上,我们还常常见到这种怪象。如果妈妈溺爱孩子,爸爸不认同,会骂妻子,这种时候还不算坏事。但往往爸爸溺爱孩子,妈妈不认同,男方还是会骂妻子,这就是最糟糕的局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f3b21c69e4d49c13.jpg)
其实,和许多成为母亲的女性一样,男性也会犯让孩子的地位凌驾于伴侣之上的错误。由于父亲在家庭中的形象天然地代表着力量,当他倒向孩子不合理的述求时,错误的信念更加得到强化。
所以我们常常可见,被父亲溺爱的孩子撒泼耍赖时更加有恃无恐。
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父亲,就应该明白每一个孩子终将长大,走上自己的道路,无人可替代。任由情感泛滥成溺爱,事事代劳让孩子没有界限,最终只会养出一个情感不成熟的人。
情感不成熟的人,习惯用对抗的方式处理问题,没有能力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只会发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极差。到时候,你以为会有天使来替你爱他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1b63268b6fcb88a3.jpg)
一点总结
我们不要一个父亲因为未能倾注全力养育而自责,也不是为了让一个人因没能拥有良师益友般的父亲而沮丧。
我们只是需要明白,父亲确实重要,且总在你根本没有想到的地方起着重要作用。理解父亲的关系,是理解童年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
苛求成就型的父亲,会让你羞愧,惧怕失败,也有可能使你在完成困难工作时较他人更有恒心。
定时炸弹型的父亲,会让你恐惧情感,逃避冲突,也有可能赋予你更深的同情心,更明白正确、恰当沟通的价值。
消极沉默型父亲,会让你缺乏动机,自我怀疑,也有可能造就你从容不迫,让他人感到支持和安全感的沉稳气质。
即便一个缺席你人生的父亲,给你带来愤怒、怨恨、善妒、无名的攻击性,乃至自卑、绝望,也能让你用最深刻的方式习得最宝贵的课程,就是化解和原谅。
你已长大,他已老去,再没有任何人应该为你的人生承担责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eef6b130d77ab47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