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周了,由之前不得已的线上教学,回归到如今正常的线下教学,老师和学生都在努力适应这一切变化,而这其间所有的得失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网课刚开始学生对新生事物有新鲜感,参与度高,但当时因为没有纸质课本,只依托电子课本学得浮光掠影,且网课学习也有最初的适应磨合阶段,所以这段时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不扎实。后来学生网课过了新鲜期,渐渐有了惰性,参与度开始下降,而且还存在一种现象,受家庭实际情况影响,有部分学生的网课是由家长代劳,且只签到不学习,所以每天网课参与率保证在80%左右就很可观了。后期虽然有了课本,但真正学习、每天作业按时上交的其实也就固定是那一部分人。所以现在呈现的局面就是网课学习整体效果不够扎实,不学习的人自然转化成新的学困生,且这样的学困生队伍相当庞大。
通过上周的摸底测试,如实呈现了这两个月网上学习的效果。语文试题以前三单元为考试范围,120分的卷子平均分只有70多一点,整体很不理想,高分不高,低分很低,两级分化极为严重,不及格甚至个位数字的大有人在。网课,竟让学生自然分层!接下来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相信这是困扰很多老师的燃眉之急。
细细思量,与其说是网课惹的祸,不如说是我们自己没有找到线上线下教学的联通法门。线上教学与如今的线下教学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他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通方式和路径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实践:
一、神兽回笼心未归,打通隔阂勤疏导
超长般的假期让很多学生都养成了惰性,他们懒于动手,懒于思考,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甚至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前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今已然丧失殆尽。
如今虽已开学,但很多学生依然自由散漫,心思没有回归到正常的学习当中,可以调侃着说是神兽回笼心未归啊。而以前所有好的学习习惯似乎全部还给了时间,一切的常规,只能从现在开始重新提上日程,而这期间需要多么漫长的修炼过程啊!那如何给它一个催化剂来加速这个过程呢,这就需要我们为人师者去主动跟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根本性的难题,让他们快速适应目前的疫情形势下的学习状态。
苦口婆心的说教,言传身教的行动,敞开心扉去的沟通,思想通则百事通,相信孩子们会在防疫的过程中接纳新的常态,尽快融入学校环境,进入学习状态。
二、制定计划巧激励,方法指导有必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有的是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只在于你肯不肯努力。而在这努力前行的道路上,一份计划则会为你指明航向。那么我们近期的语文学习当中,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定怎样的学习计划呢?
首先是读书计划。在如今大语文时代,阅读量的提升是决胜考场的法宝,假期里,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行购买了本册语文书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两本名著——《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部分学生已开启名著阅读之旅,而一部分人依然在等待老师的号令。好书放在跟前,不去阅读也无法汲取他的精华,所以化整为零,把目标放具体一点,每天用半小时去读书,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摘抄笔记边圈点勾画,及时将自己独有的心得体会记录下。
第二,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今年我们的早读课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室外进行的,如今正是不冷不热的大好春光,早晨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刻,将网课学过但未背过的课文以及课外的一些古诗词去背诵去默写去强化记忆,每天不用贪多,努力去记一首即可,日久天长,也将会是一项不错的收获。
第三,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美好的春景就在我们的眼前,可爱的同学就在你的身边,敬业的老师就在你的跟前,你是否发现这一切当中所蕴含的美呢?把你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地记录下来,让你平凡的生活也具有作品感,让你单调的学习生活由此变得与众不同。不用渴求完美,先从追求完成开始,完美自然会随之而来。
第四,要勤于练字。很多学优生都是手写一笔好字,字如其人,见字如面,相信你也曾很多次渴求自己能下笔有神。可是我们很多同学在小学的时候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至于现在写出来的字,有时候让自己都觉得难堪。相信吧,一切从现在开始都不算太晚,让我们每天抽20分钟时间去练字,在横平竖直当中去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在一次次的坚持当中去体会水滴石穿的精神,相信你会看到奇迹!
恰当的指导,适时的鼓励,一个眼神一句话,一定会让孩子信心爆棚。三寸不烂之舌便可横扫千军万马的好事,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语文课堂变方法,因材施教足需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课堂必须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发生改变,以期达到教与学的双赢。根据前段时间的网课学习以及开学第一周在教学当中所发现的问题,我的课堂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变化:
第一、在近期教学中,处理前面网课教学遗留问题时,书本内容必须再学一课时,进行旧与新、无与有、少与多的串联,让没上过网课的同学熟悉内容,让上过但印象不深的同学再次加深印象。切不可单纯以练代读,以题代悟。
第二、针对性选择不同阶段不同难度的题型,精讲精练,考练结合,努力适应每一类学生的需要。先做后讲,学生讲老师听,小组合作来分享,组与组竞争比拼,多种讲练方式结合,以期巩固前段所学,形成能力。
第三、利用早读和晚自习时间,查漏补缺,扶优抓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帮扶方法,尽量去减少学困生的数量,减小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在实践过程中反思,在反思中二次实践,才能最终在实践中成长。期待有所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