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废柴江湖群成功举行了“废柴文学杯第一届诗歌大赛”的结束仪式,想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与收获,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我准备从活动策划、作品、作者三个方面进行叙述。其中最大的学习收获反而是前面的活动策划,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其他的两个方面作为点缀,欢迎您的阅读。
首先,说说活动策划,也是我最想讨论的一部分。一个活动的顺利举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它是属于诗歌大赛之外的部分。而这部分的牵扯又非常广泛,又是关系到诗歌大赛能够成功举行的关键。
第一,资金。这是最现实的利益,也是吸引作者是否愿意参赛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诗歌大赛的混子策划之一,据我所知这次诗歌大赛是没有广告资助商,也就是金主爸爸。完全是废柴老大自掏腰包,或者主编砚小鱼老师赞助大部分,而他们也是这次诗歌大赛的直接执行者和总负责人。
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是一次做着亏本买卖的生意,也就是说其中的投资与风险是不成正比的。我都能够看得清楚明白,我想他们也一定知道其中的风险与未知。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执行了起来,而且废柴江湖群也有了几个分舵群作为宣传推广的窗口,这才有了这次诗歌大赛的成功。
用行话来说,他们的行为完全就是用爱发电,是自发的。扪心自问一下,有多少人愿意割舍一部分自己的利益,去做一件本身看起来就充满高风险的事情?至少我自己目前是做不到的。
这次诗歌大赛,也可以完全看成一次未知战争的演习。你不知道敌人是谁,甚至不知道他们从哪个方向进攻,但是己方却又不得不采取行动,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这时候,领袖才是战争的关键。他关系到团队的核心精神、队员的士气、以及对事业的忠诚与热爱程度等多个方面。
毫无疑问,这次诗歌大赛的成功,虽然废柴江湖群成员都有功劳,包括我。但是我觉得这份胜利与荣耀应该送给废柴老大和主编砚小鱼老师。他们是这次诗歌大赛的举办方、执行方的灵魂,他们以燃烧自己对诗歌文学的热爱,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在诗歌大赛执行部分中,他们两人承担的职责最重,也最辛苦,是需要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的。甚至有时候,我们总能看到砚小鱼老师为此熬到深夜(小鱼老师注意休息哈)。
而宣传推广部分,几个分舵的负责人也是尽心尽责,甚至有时候需要牺牲一部分人情,只为了让你我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第二,人脉资源。这点也很重要,也很现实,它关系到这次诗歌大赛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比赛规格,作品质量。而几位评委老师都是主编砚小鱼老师和废柴老大牺牲自己的人脉与情分请来的,都要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而且还关系到评稿费用、评委老师的时间安排以及赛事的专业性等。
这些都是一些细致而琐碎的硬活,关系到我们的为人处事,做人原则,人格魅力等软性因素。
第三,编辑排版。这也是最辛苦的一部分,需要废柴老大和小鱼主编对作品进行筛选,剔除掉一些有语法语病的作品,还需要把控作品是否涉及到敏感内容。而这些都需要经验的积累,琐碎而繁重,非常辛苦,纯粹的体力活。担子重,责任大,还要被一些作者骂,说有黑幕之类的失格之语(这点放到作者部分再谈)。
再来说说作品部分。我觉得这部分很有意思,对于主编和评委老师来说,像是猜盲盒。遇到质量高,风格成熟的好作品,是运气,是一种礼物,是对自我的奖赏。
诗歌的好坏,成也情感败也情感。一部诗歌作品的好坏,最直观的经验就是作者到底有没有把心肝肺掏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之中作者的赤诚、真挚、真诚。昨天看到余华老师到国外朗诵《活着》片段时,他的眼睛里是含着眼泪的,眼泪会情不自禁地流淌,不需要任何言语。这就是一部好作品的魅力。
再说回诗歌,一部诗歌作品的好坏,是要有自己的谋划架构,逻辑体系,语法修辞等多个方面组成。尽管诗歌的核心是情感,但是全篇都是情感,会让人觉得虚伪、滥情。好的诗歌作品是情感和逻辑能够有机融合,逻辑为情感提供宣泄的途径,而情感为逻辑提供生动升华的张力。它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情感重时需重笔,基调为严肃、庄重;情感轻时需轻笔,基调为欢快、活泼。
若只是语言文字的堆砌,也只是死物,缺少灵气。现代诗歌看起来门槛低,但是真正深入到作品的世界里,就会发现它有自己的系统和要求。好的作品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否则就是矫揉造作。
最后再说说作者部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现在的诗歌很多,但是好的作品却越来越少,更多只是因为作者利用公共资源,炒作话题,最后带红了作品,割韭菜。我不否认会有真正具备实力的诗人作者,例如余秀华老师,但是大部分还是靠诗歌以外的手段炒红。
话题回到这次诗歌大赛的作者,其中我只认识一部分废柴江湖群的成员,包括我自己。
老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多反省一下自己,要知道我们大部分人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这是一个事实,虽然很残酷。成功没有捷径可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最后,真挚祝贺废柴文学杯第一届诗歌大赛取得成功,也祝贺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