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梁公子陪伴您的第【228】天
《晏子使楚》里有个关于“橘化为枳”的橘子寓言,是说橘子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味道,而人有时候也和橘子一样随着环境的影响,习性也会由好变坏。
这真真是古人的远见,一方水土一方人,气候和水土的变迁,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内在成分的形成。
陈皮
恰恰因为如此,新会柑才在众多地区的柑橘中脱颖而出,用新会柑所制的“新会陈皮”,自古以来受到历史上诸多名医的青睐:
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涩味)。关于这一点源于宋代官修的《和剂局方》。
而在现代的科学研究中,这一理论也被验证,在新会产的新会柑做成的陈皮,所含的有挥发油含量是比其他地区产的柑橘的陈皮多出10几种。
这点源于《陈皮、青皮中 4 种黄酮成分的比较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邱蓉丽等。
“一方水土养一张皮”,时至今日,正因为新会地区的水土和气候的独特性,新会陈皮已成为国家认可的“地理标志产品”。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和奇妙,在自然天地间,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对大自然的珍贵的馈赠,我们除了珍惜还是珍惜。公众号搜【新会陈皮说】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产广东新会者称新会皮,广陈皮。切丝,生用。
新会陈皮: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又称“大红柑”)的果实经晒干或烘干,开成三瓣状,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的干品。
而新会陈皮主要的功效在于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镇咳利尿等功效。特别适合长夏湿热邪气困扰脾胃而引起的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不思饮食、口淡无味等症状的患者。(引自《中国和药文化——陈皮》,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著)
柑花
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的花朵,花色为白色,具有芸香科特有的香味。花朵漂洗后晒干泡茶饮用或加入蛋花汤、榨菜肉丝汤中当自然香料。
柑花的功效理气和胃:新会柑柑花有股独特的香气,可采集柑花制成柑花茶。先将柑花晒干,然后用作泡茶;也可以翻炒后和其他熟茶搭配冲泡。柑花茶与柑普茶、陈皮茶味道不同,香味更加芬芳独特。
柑核
据《中华本草》记载:柑核,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的种子。剥开成熟果实,食取果瓤,留下种子,洗净,晒干。
柑核性味苦、辛、温,归经心、肝,有散结止痛、温肾止痛的作用。故在临床上用于疝气疼痛、湿疒主痹腰痛、膀胱气痛、小肠疝气、睾丸偏坠肿痛等。治肾冷腰痛时,可取柑核、杜仲等份;炒研,盐酒下。出自《本草求原》
柑橘络
柑橘络又名橘丝、橘筋,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柑橘瓣表面就有一层柑橘络,而柑橘皮内也会粘着一层柑橘络。整个儿完整的柑橘络叫做凤尾橘络;而断裂散乱的叫做金丝橘络。多为淡黄白色,陈久则变成棕黄色。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有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积痰,活血的功效。"柑橘络保留着陈皮的功效,具有理气的作用,也能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胁作痛。柑橘络为丝络状,在柑橘皮与柑橘肉之间;古人比物于人,用柑橘络通行人体的皮里膜外,驱逐皮下的痰饮;而且借助柑橘络,以络走络,通行经络,治疗胸痛。
橘络生姜红糖水治胃痛:取橘络(果皮内层的筋络)3克,生姜6克,水煎加红糖服用。早晚各服1次,3天为1疗程,连服2疗程可见明显好转或治愈。出自《家庭医药》2012年第6期,大连西岗冯硕。我是新会陈皮说的梁公子,欢迎喜爱陈皮、柑普茶的朋友一起来聊天,我的微信号是343402335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