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校园文学心理
再说一个古书的漏洞

再说一个古书的漏洞

作者: 司马吹风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06:16 被阅读0次

古往今来的书,都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写的书,很难全部考虑周全,有时难免出现一点疏漏,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笔势论.序》里,再三告诫王献之说,“勿播于外,缄之秘之”。对此我们有点不理解,高贵清雅的王羲之,怎么会这么小家子气呢?

有专家于是提出了看法,认为《笔势论》并非王羲之所写,而是唐朝人的伪作,证据就是认为《笔势论》里,有些言论“文鄙理疏,意乖言拙”不符合王羲之大家门范。

也有人提出相反意见,他们认为,就学书法而言,古人很看重一些书法名家的书学论著,把他们的书论视为“秘籍”,这些“秘籍”是不肯轻易示人的。

同时还举例予以证实,举什么例子呢?一般都是说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宋朝陈思编纂的《书苑菁华》卷一《秦汉魏四朝用笔法》:

蔡邕入嵩山学书,在石室中获得“素书”,研读三年,笔法大进,后作《笔势论》(蔡邕的〈笔势论〉并非王羲之〈笔势论〉),秘传给女儿蔡文姬,蔡文姬传韦诞。

三国魏国钟繇,有次在韦诞家看到蔡邕的书法笔法,认为自己远远不及,捶胸顿足三日,胸膛尽青,因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活了他。钟繇后来向韦诞苦苦求索蔡邕的《笔势论》秘籍,韦诞始终不给。钟繇始终耿耿于怀,等韦诞死了,钟繇暗中派人挖开韦诞墓穴,才获得这本《笔势论》。此后钟繇的书法才发生了质的飞跃。

陈思讲这件事的目的,无非是说,古人很看重“秘籍”,死了都要带进棺材里,不肯传人。而专家也用这个故事,来证明王羲之对儿子王献之告诫,不要将他的书论轻易传给他人,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陈思讲的故事,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韦诞死于253年,而钟繇死于230年。也就是说钟繇比韦诞早死了23年,他怎么能派人来盗韦诞的墓?

所以说,我们讲故事,千万别人云亦云。要多个心眼,仔细分析才是!

相关文章

  • 超实用的10款读书APP

    1. 古书之美 这是一个看欣赏古书的APP,包含了古代,音乐,书法,建筑,浮世绘等内容,通过古书之美你可以了解我们...

  • 古书

    字迹蜿蜒成岸, 等滚滚红尘摆渡而来 成王败寇的宿命举刀而待 为多少恩怨封棺 六朝笛声起,烟雨已生根 在风声的彼岸,...

  • 古书

    今天翻到一个电子版的古版《水浒传》,是这个样子: 古书都有很多版本,这个是映雪草堂刊本的,全称是《映雪草堂刊文杏堂...

  • 古书

    最近几年迷上了古书,这古书并不是古董,收来珍藏的,而是爱上了我们古书之中的灿烂光华,其精华真可滋养人的心灵,还教会...

  • 古书

    我的爷爷有一屋子的书,大都为古籍,还有一些字画。可它们都消失了,沦为了每日三餐引燃柴火的工具。 在我出生之前,我的...

  • CVE-2018-6789漏洞分析

    漏洞公告 下图为CVE-2018-6789的漏洞公告,4.90.1之前版本的Exim存在一个缓冲区溢出漏洞,该漏洞...

  • 2018-08-10 web渗透(完)

    今天主要学习的是文件上传漏洞和xss漏洞 文件上传漏洞 【漏洞描述】 文件上传漏洞是指网络攻击者上传了一个可执行的...

  • cve-2016-0199 漏洞分析

    漏洞样本 漏洞分析 该漏洞是一个Node 节点属性操作不当造成的类型混淆漏洞,IE 中 Node 节点极其属性相关...

  • 流失的古书

    今天看了个帖子,了解了一个人----杜环。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京兆(今西安)杜氏,宰相杜佑、大诗人杜牧都是他的族亲。...

  • 针对最近的ImageMagick Elie提出的学习一个漏洞

    碰到一个新漏洞: 查阅相关文档 本地复现漏洞环境 了解漏洞原理 了解漏洞利用并进行测试 批量 和 修复 eg: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说一个古书的漏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p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