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
古潮|没有意外,对古人来说诗文是仕途敲门砖,李白和杜甫都是科举受

古潮|没有意外,对古人来说诗文是仕途敲门砖,李白和杜甫都是科举受

作者: 蓝胖说说 | 来源:发表于2023-05-28 12:55 被阅读0次

教育一直是国家、家庭重头戏,也是一个大难题。

我们的古人是否也经历这样的事呢?

聊聊古人的考试。

没有意外的话,科举考试,从唐朝开始,每年一次,一般在十一月举行,考试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门,实际上,真正主流就是明经和进士两个组成部门。

科举考试除了考核经典,还得会作诗,这形成了唐朝诗歌文化辉煌的基础。考试出人才暂不论,考试引导方向和潮流绝对可以算是正理。在唐朝尚文的文化中,努力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追求目的。

不过,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般诗文好的,在唐朝官场上混得不错的,好像不多。

李白为什么混得比较差?

唐朝诗人李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在那个时代中,仕途对绝大部分人有巨大诱惑力,所以,我们肯定并非李白本人淡泊名利,而是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李白可能出生工商家庭。记载道:“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宗,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 唐律规定工商家庭子弟不得入仕。

二是李白可能是唐朝“黑户”,据李白的墓志铭等资料记载,李白的祖辈是被流放的,到了神龙初年才携李白逃回蜀地,身份与户籍不明,这恰是成为不能参加科举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客观上李白无法参加正规的科举考试,但阻挡不了想成为官员、进入仕途的想法,所以,李白离开家乡,不断自荐,不断碰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写一首好诗歌,顶级网红没有用,风靡唐朝没有用。对于唐人来说,选择之路从出身就决定了。于是乎,李白到死了一个县令都不是。他的另外一个唐朝时空的诗友杜甫、李商隐的公务员之路也较为辛苦。中了进士又能怎么样,吏部的考试仍然是一道门槛。

杜甫的科举考试也比较不顺

杜甫到老了,才得到一个小官。倒不是杜甫长得磕碜,也非这人无才。

最关键的问题,他遇见了一个神经病兼小心眼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为了垄断自己的人才市场,把能冒头都干掉,竟然告诉皇帝说,这一期考试中,都不及格。皇帝,你放心,有我就行,他们都是渣渣。臣比较难,没有办法选出优秀人才,因为没有人才可选,杜甫的殷切期待被无情的搅屎棍给搞晕了。于是,无奈之下,杜甫打算主动、积极,打算直接与皇帝进行面对面沟通,他发了一函件给皇帝。皇帝看后也比较满意,这不有漏网之鱼(才)嘛。皇帝从信函中看出了杜甫是个人才。于是,进行一番安排和分配。

事实证明,皇帝看上的人,宰相也会给使绊子。胆子大得没有边的核心原因,在于领导比较好骗,李林甫又出现了,又开始折腾杜甫。倒了八辈子霉,最终要死不死与李林甫干上了,一生不爽。

一直没有想明白,难道因为名字中有甫犯冲,又或者是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蝴蝶效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潮|没有意外,对古人来说诗文是仕途敲门砖,李白和杜甫都是科举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x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