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感觉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都面临着自己的困境,我想起了b站上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像他那么幸运,可以过上那么枯燥的生活。
大多数应该都是和我一样的人,在生存线上挣扎。有可能还生活的更惨,就像《岂不怀归》里的三和大神们一样,好像我的一点点的优越感都建立在别人糟糕的生活上。
一个人最幸福的状态,是比自己的妹夫收入高20%。我的幸福感,都是通过和人比较产生的。尤其是和比我差的人比,让我获得了稳定的幸福感。
好了,进入今天的焦点解决部分,是关于家庭的。你对家庭有什么思考呢?我最开始了解到心理咨询关于家庭的看法。是源自陈海贤老师。
1.从个人到环境。看待关系,最初我会看到一个人的状态,慢慢会看到环境的状态。最初看到一个人在关系里是什么样的?后来意识到没有完全独立的人。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期待,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家人之间特定的互动模式,创造或维持了他们之间的问题。
家庭是一个系统,问题会在系统最弱的一环里显现出来,好像是他的错。实际上我更倾向于是互动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
2.从争吵转为赞美每一个人。看着这句话,我能想到数年前,一个亲人给我讲这句话的场景。这是一句无比政治正确的话。
但是因为太正确,而忽略了背后的要求和潜台词。他要求每个人从看缺点转向看优点,从就剩半杯水,到还有半杯水。
潜台词是在家里也要变得自律,控制自己的言行,表现出该表现的那部分。压抑下来不该表现的。
为什么我知道那是正确的,却没有那样做呢?因为那是装着的状态。因为那是绷着一根弦,那是特意表现出来的,是需要用力的。
回到家里自然想的是放松,也就是表现出自己本来的样子。而这个本来的样子,可能不是社会、家人或者是身边人喜欢的。
3.每个人发出声音找到重叠的部分。在家庭咨询中需要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每个人发出的声音,想要去的地方,未来的目标是不同的。
这是需要找到所有人谈论中重叠的部分,然后放大达成这些重叠的部分。在《一代宗师》中,赵本山有一句台词说,有人活成了面子,有人活成了里子。
在夫妻关系中更是这样,是一场结盟。再结合中两个人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有成就和荣誉,就会有牺牲和付出。往往这是两个角色,不是同一个人。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要去哪里是非常重要的。
4.减少谈论对错,更多谈论希望。谈论对错其实是在指责,在评价,在抱怨,在说你怎么不能做好一点?你怎么这么挫啊?
当谈论对错增多时,每个人可能都意识到了一点,就是honeymoon is over。意思是蜜月结束了,糟糕的日子要开始了。
跟赞美部分一样,减少谈论对错,更多谈论希望,更多谈论那个想去的地方,那些重合的部分。
5.把家庭看作一个整体。如果增加一分,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哪些不同?这是典型的量尺问句。用提问去发现那些可改善的地方。
绕过对错,问题原因,从改善开始。眼前呈现出来的问题、困扰、复杂和原因,大家都看到了,作为心理咨询师,要说点不一样的,不要说大家都说过的话。
谈论改善,谈论那些难的部分,因为难走的路,人更少,更有价值,路上遇到的宝藏是别人没有遇到的。
选择去走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