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灵魂互联网笔记产品之光
你需要一款怎样的移动音乐APP?

你需要一款怎样的移动音乐APP?

作者: 4a50cd7f4a50 | 来源:发表于2015-07-28 09:37 被阅读244次

    脑袋里蹦出来这个想法,是因为最近在上班路上看了一份【比达数据】发布的2015Q1关于移动端音乐APP的数据报告,而刚巧在此前不久,同样也是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速途研究院】发布的关于2015Q1的关于移动端音乐APP的数据报告,两份报告虽然侧重有所差异,但是在同一个时间区间得出的一些关键性的指标上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数据差异(有兴趣查看具体差别的同学可以去搜索一下具体的报告内容)。这极大地刺激了我八卦下去的神经,是数据采样的问题,还是说其他“数据”的计算左右了结果,猜测这个原因的同时,“我需要一款怎么样的移动音乐APP”的问题很自然的蹦了出来。从数据分析回归到个体的真实使用选择,差异化势必会表现的更加明显:我是网易云音乐的用户,选择它是因为通过简单操作就能满足我随时想听和发现“对脾气音乐“的需求。这只是使用移动音乐APP的一种个人方式,不同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肯定会左右着对于移动音乐APP的选择,如果让我们自己来做一款移动音乐APP,它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Part 1 从我开始

    之前的一份“网易云音乐”的新闻稿说人的一生中接触的音乐大概只在1000首左右,对这个数据深表怀疑,因为自己没做过统计,但我很坚信我这个“感性”的怀疑。于是,我认真回忆了一下我和音乐,和歌曲之间的“过往”:在进入青春期以前,我是一个听老师和父母话的好学生,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在幼儿园时期学的儿歌,虽然后来我真实地发现原来唱歌和记住歌词之间的差别是那么大;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影响我喜欢音乐,只不过它已经和后来学习的英语一样变成了单纯的听;再后来开始接触摇滚,我所听歌曲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失衡,我对于摇滚乐表现出的依赖,除了他歌词中自由的表达契合了我在青春期以及青年时期对于“独立”和“装逼”的需要之外,绝大部分以乐器或者人声展现出的高分贝有效地隔绝了周围的声音,成为一个我可选择的“自绝于现实”的美好屏障;延续到现在,我养成了一种如果周围的环境无法帮助我静下心来,我就求助于摇滚和耳机的习惯。

    Part 2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映射

    “引经据典”的时刻到了,凡是讲互联网的需求势必需要请出我们的导师“马斯洛先生”。这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成功地因为互联网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认识,其理论的广泛适用性也确实在考虑需求实现时,考虑了很多出于人性满足的设计,虽然很多时候可能只是我们一厢情愿地“想太多”。在马先生的金字塔需求理论里,将人类需求以阶梯的方式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与移动音乐APP的使用相映射,大致的表现应该是这样:

    生理需求 —— 最基本,最底层的需求,能够在想听的时候听到声音就行(我的需求基本就停留在这里了);

    安全需求 —— 其实是安全感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今天听到的歌曲,希望在我下次想听的时候还能够听到;

    社交需求 —— 歌曲绝对是情感传递的一种绝佳载体(这一点网易云音乐抓的确实很准,有机会专门破开了细说),今天你听一首歌,听的都痛哭流涕了,你真的希望让你在乎或者已经那个在乎你的人知道;

    尊重需求 —— 这个是延续着社交需求来的,因为没有社交行为,你不参加社交活动,没有和外部的信息进行交互,就不会存在“尊不尊重”这回事,别人都不知道你在用“QQ音乐”,怎么会鄙视你或者视你为”革命同志“,这种尊重的满足同时取决于你选择对外交互的方式和内容;

    自我实现的需求 —— 这个需求可能离我们有些远,而且有比较大的实现成本,比较少听说谁谁谁通过使用一个音乐APP变成了”音乐各种家“,当然,如果你在尊重的需求被满足之后,追求更高层级的”尊重“和”满足“;

    这里引入马先生的金字塔需求理论,没有刻意拔高的意思,无非是想说明我们在使用引动音乐APP的时候,而且在我们使用的不同阶段,都会很正常的存在不同的需求,而我们对于移动音乐APP的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深受其影响(大家处在哪个阶段可以自己摸着心口对照确认一下哈)。一句话,我们在选择一个移动音乐APP的时候,只是找一个刚好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方式,以后的使用习惯等是后来的事情;

    Part 3 关于需求

    我们不谈数据,不谈理论,来说说使用。

    我们都清楚的一个生活常识:要看清一件事物的全貌,有一个方法就是后退。同理,要发现我们对于移动音乐APP的需求,需要我们退回到PC时代,那个时候我们使用的是【百度MP3/eMule】+【千千静听/酷狗/WINAMP】(起码我是这样,不惜代价地又暴露了自己的年龄),两者分别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一个提供搜索和发现的能力,一个提供解码播放的能力,换句话说,一个提供内容,一个提供工具。我们在使用移动设备听音乐的时候,本质上也延续了同样的使用方式和逻辑,只不过当时的”内容“和”工具“是隔离的,典型的代表硬件是MD和后来的MP3,还有支持MP3功能的非智能手机。

    当时代进步到移动智能、移动互联时代的时候,音乐APP做了一件不一样的事情,那就是把两个功能结合在一起,把内容和工具的活自己干了,如果电脑上有安装酷狗音乐客户端的同学,而且恰巧使用过“隐藏音乐库”显示模式时,应该会有比较明确的印象,而且从“隐藏音乐库”这个字眼上,也能感受到似乎存在着功能上的分野。这种分野是在产品架构上的区分:播放器+曲库,两者承担着不同功能价值,却又因为在逻辑上的承序性和移动互联“所见即所得”的特征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对于音乐的要求并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听到我想听的歌”,只不过我不再需要从百度MP3下载音乐,然后再存在手机上,然后再打开某个播放器来听这些歌了。移动音乐APP为我们提供了“一步到位”的需求满足,而这个需求在不同的维度,根据用户的不同和场景的限制条件等又会有众多不同的差异。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了:

    1、最基本,最底层的需求是“在需要的时候听到”;

    2、进一步是“在需要的时候听到想听的”;

    3、再延伸则是通过应用能够以“最低的操作成本获得想听的”,这里的“最低操作”实际上就是内容的筛选,可以是应用本身提供的内容运营和UGC编排,也可以是用户自己通过应用提供的搜索、标签或者本地音乐内容的捕捉等能力,更可以是通过硬件对于用户情绪探测的能力做的内容匹配;

    4、此外还存在着平行的场景来满足用户除听意外的其他触感的需求,比如看,看歌词、看歌名、看MV、看专辑信息、看播放状态,乃至其他人对于歌曲的评价等;比如唱,跟唱、伴唱等;比如分享、评价、编辑等;

    以上,我们只讨论了需求,而随着场景的不同,需求又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在2G网络环境和WIFI网络环境下,用户为满足听的需求也会有不同的异化,也会采用不同的使用策略。通过场景和需求的组合,就能还原我们对于移动音乐APP的使用方式,我只是按照我作为一个“样板但非标准”的个体来尝试拆解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需求。大家或许同样可以试着后退一步,从自己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移动音乐APP的方式和需求点,来试着发现、验证,或者设计一下,你需要一款怎么样的移动音乐APP。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需要一款怎样的移动音乐APP?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fm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