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6传播学
《沉默的大多数》|话语的重量

《沉默的大多数》|话语的重量

作者: 16级刘梦娇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7:32 被阅读0次
    《沉默的大多数》|话语的重量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对王小波先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这句话,甚至是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受到了他这句话的长久性地鼓舞,可其间却一次也未曾读过他的书。有良师说过“男生该去读读周国平,女生放下小说散文去读读王小波。”当时只觉得擅长日本式细腻地抒情的村上春树等一众作家和张爱玲、简媜的散文是我的眼光和心意所及之处了吧,而当越发长大越觉得迷茫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束缚,应该接受更多不同的东西,而不是任自己的思想在过分的感性化文字中被膨胀得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实在被王小波先生左一个“文革时期”右一个“知青插队”弄得有点思维模糊,隔阂感差点成为拦路虎,后来带入了时代的背景才慢慢在他平实的“玩笑话”中找到感觉,竟也慢慢觉得酣畅淋漓:确实是说了别人不曾承认的在理的实在话,也对当时种种愚昧的行为吐了一手的好槽。

    他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所有人都争着抢着成为话语的主人,因为话语便是那个人人维护毛主席时期的偌大权利。“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换句话说,有话语权的人,都不是弱势群体;话语权越大,就越不弱势。而他之所以放弃了成为拥有话语权的知识分子,是因为他觉得那个圈子里得话语不够有意思,甚至常常犯着贫乏症。事实上,我认为为他在当时成为了大多数沉默者,是放弃了用话语去决定他人所谓的“性质”的权利——即伤害别人的权利。而这本书里他诚然地说自愿放弃成为“有档次的人”,实则便是沉默中的言语,并且这些话更加有份量。

    放在我们现在来说也是如此,互联网的过快普及以及信息时代席卷得猝不及防,好似人们在还没有彻底学会网络言语的文明礼仪就着急过滤掉话语直接奔向简单的视频交互。之所以在任何“大爆料”出现的时候大家按耐不住躁动的内心和灵活的手指,不过是怕自己丢掉了跟队形去谴责去抱怨当事人和这个世界的话语权罢了。如果这样的话语掂不出轻重,有这个权利还不如做一个沉默者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大多数》|话语的重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gs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