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今陕西省宝鸡市)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
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
宝鸡历史悠久,是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有2770余年建城史,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guó季子白盘)及陈仓石鼓、何尊、逨lái盘、铜浮屠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 。
陈仓,古称西虢guó,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现为宝鸡市陈仓区所在地。
秦武公(公元前687年)设虢县,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称宝鸡县。
2003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陕西省宝鸡县,设立宝鸡市陈仓区。
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东经106°18′24″-107°34′58″,北纬34°7′24″-34°44′38″之间。南依秦岭与太白、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风翔县接壤,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清水县隔河相望,东与岐山县相连,三面环围宝鸡市全台区、渭滨二区,东西长约119.49公里,南北宽约67.78公里。西距宝鸡市中心区22公里,东距省城西安147公里。
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入关中谁为王的约定,封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
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
宝鸡是炎帝的出生地,此地建有炎帝祠,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祭祀圣地。
在宝鸡民间,有这样的传说,炎帝母亲任姒rèn sì ,听说有一处满山遍野长着荆条地方,距她的住地仅有一天的路程。
一年初的春暖花开季节里,任姒兴致盎然地来到这里,果不其然,满山遍野的荆条盛开着艳丽的白花,繁花一片,如雪似霞的景色,使任姒喜出望外,情不自禁的动手采摘几朵,结果乐极生悲的事发生了,一脚不慎踩空,滑落到深涧沟壑,不幸身亡。
为此,这里建了一座"炎母殿",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祭祀。
白荆山地处宝鸡市桥镇,而桥镇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东、西、北皆为沟壑,自古取水困难,靠天吃饭,大旱来临,祭天祈雨,当地人自嘲:桥镇无桥。
据推测,这可能与炎帝之母任姒葬于此有关。《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蟜jiǎo氏,生炎帝、黄帝。"《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妊姒人,有蟜氏女,名女登,又名安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阳,有神龙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氏焉。" 从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少典氏系炎帝之父,蟜氏系炎帝之母。蟜为野蚕类,有蟜氏是我国历史驯化蚕类发明养蚕丝和制衣的先进氏族。因炎帝之母葬于此地,起初,人们以蟜氏葬于此,便有了"蟜冢"的说法。随着岁月的变迁,久而久之"蟜冢"演变为"桥镇"。
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延续了数千年,炎母殿进一步佐证了历史轨迹,2004年宝鸡市在此建立了文保所,并立碑记说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