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用“道”指导你的生活
什么是道?
原典: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参考译文:
能够用言语解说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能够用文字表白的概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的概念。不能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是混沌宇宙的本源。已经用言语表明了的概念,是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以,常保持虚无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虚无和实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它们都称得上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便是产生宇宙间一切奥妙的门户。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前两句话。也是提纲契领的一句话。
要理解,这两句话
首先要知道”道”是什么。老子并没有直接说“道”是什么,而是通过《道德经》后面的章节详细阐述“道”。
我们可以借由“道”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下面进一步阐述了什么是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三章
参考译文:
大道空虚,但它的作用又似乎没有极限,渊深得像是万物的本源。它深湛难知,像是时刻若有若无地存在于万物的左右。我们不知道它是由谁生发而出的,好像在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
老子认为,“道”是虚体的,无形无象,人们视而不见,触而不着,只能依赖于意识去感知它。正如上面阐述的。
在这里老子进一步从物质方面解释了“道”的属性。即“道”是虚体的,但它并非一无所有,而是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老子通过形容和比喻,对“道”作了具体描述。老子认为“道”是不可以名状的,实际上“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对“道”的一种描述,这里后面还会进一步描写“道”的形象。
老子称颂“道”虽然虚不见形,但不是空无所有。“道”先生天帝,继生万物。“道”是宇宙至高无上的主宰。
老子说,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无法限量的,是无穷无尽而且永远不会枯竭的。它是万事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必须依赖的力量。
这体现老子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道是永恒的存在,万事万物皆依道而产生。但它不是任何神或者任何人所创造的,而是创造世界的种子。
道无时无处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但人们却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然而它的存在是确实的。
为什么说能够用言语解说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呢?
因为语言文字有一定的局限,有些道理并不能用它们确切地表达,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
人们通常喜欢用理性思考问题,但不得不承认有些道理还得用心体悟。比如我们读诗,如果善于利用想象在脑海里呈现诗人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比单纯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更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通过阅读以上文字,相信你对“道”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总之,道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如何用“道”指导生活
所以老子提出了方法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说,常保持虚无的状态,是意图看清世界的本质;常保持实有的状态,是意图明见事物的表象。虚无和实有,这两种事物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
保持虚静,心中无我,方能领悟抽象的概念,才能看清世界的本质。正如释迦牟尼佛,通过打坐冥想而开悟。而我们身处物质世界,却也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前人的智慧以及观察事物的现象而推导总结出事物的本质。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