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学生,行走在大学校园里。
昨天傍晚,我走在去食堂的路上,有两个大概是中学生骑着“小黄车”(ofo共享单车)从我身边掠过,无意间瞥见了车后轮上方的黄色挡板上醒目的“一元用车”的四个字。要知道,在学校里面坐一趟校车也仅仅只要一块钱。
小黄车的前世今生
好像一夜之间,小黄车就火了起来,我们学院有一个水水的微信群,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发的小黄车红包不下几十个,而那个微信群不过就几十个人而已。我的朋友圈那段时间,有个上海的同学经常发小黄车的红包。
那时候小黄车是按里程计费的,骑车需要开启GPS定位。在那时候,用骑车红包,骑一次车,远一点的路只要一两毛钱,短一点的只要几分钱,相比坐一次校车一块钱的花费,真的配得上“共享”二字。
小黄车的设计,最开始的车是机械按钮锁,共有0-9十个数字按钮,使用者需要下载共享单车app,输入车牌编号,获取这辆车的四位数密码,然后按下十个数字中的四个,就可以开锁骑车了。小黄车使用完毕以后,将密码复位,将锁锁上就可以离开了,同时一定要在app上结束用车并支付,否则会一直计费。
小黄车刚刚推出的时候,确实出现了很多用车不文明的现象,比如不锁车、不复位密码等,也有利用app的保修漏洞“免费”骑车的,也有通过神奇的手法与感官看出按钮锁的密码的等等,不一而足。那段时间的QQ空间和朋友圈,各大校园新媒体公众号,都有小黄车使用乱象的报道与道德拷问,以及珍惜使用小黄车的呼吁。
后来学校新增了一批新小黄车,使用新的滚轮锁,密码更加复杂,想要手工破解几乎不可能,但机械锁依然抵挡不住不锁车不复位密码等乱象。
再后来,在中关村在线的app上面看到一篇文章说,小黄车研发了动态电子锁,并在北京地区投入试用,预计会逐步淘汰全国的机械锁小黄车,文章说这样小黄车与摩拜单车更像了。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我的学校里看到电子锁的小黄车(我的学校在武汉)。
小黄车违背了初衷
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小黄车是一个学校的公益项目,是学校为了方便师生投入资金建设的。后来才慢慢知道小黄车背后是一个初创公司,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
为什么我说小黄车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更进一步,倒不如说小黄车的“共享”二字已经名不副实。
从学生的角度说,现在的小黄车绝算不上共享。
让我给你算一笔账,学生买一辆小黄车水平的自行车的花费大约是三百块(不同地区不同购买方式可能略微有差异,价格仅作为论述的参考),即使加上每年一百块的更换零件和维修保养费用,四年下来才七百块而已。平均到一千多天里,也就每天几毛钱。每天几毛钱,我就能拥有这辆车的主权,我不会遇到高峰期出行的时候找不到自行车的尴尬。
对于一个对骑自行车有高频需求的人来说,小黄车“一元骑车”的口号并没有吸引力,甚至显得可笑,更别说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学生使用更加高档的自行车甚至电动车了。
那么刨去自行车出行高频需求和追求生活品质的学生,剩下的学生“共享”这些小黄车,这样说如何呢?
我是一个不爱骑车的学生,我大学买的那辆自行车用了一年多就再也没用过,早已找不到了。小黄车刚出那会儿,我倒是很欢喜的,因为毕竟多了一种出行的选择方式,而且骑一次只要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相比坐校车一块钱一次,要划算很多,而且重要的是更加低碳啊。那时候,我对小黄车爱的死去活来,体会到了共产主义的感觉。
后来有一天,小黄车涨到一块钱一次,和校车一样了。我就失去了“共享”的感觉。更多情况下,我会选择校车加步行的方式,去到我想去的地方。偶尔不得已的时候,比如赶时间或者校车收班了或者去的地方校车没法到,我会使用小黄车。但小黄车早已成为我出行的备选项。
小黄车最早是在校园里流行起来的,主体用户恐怕是学生。我从学生的角度看,恐怕它配不上“共享”二字。
共享是什么
虽然我不爱小黄车了,但是话说回来,小黄车并没有错啊,我所不满的,只是它背离了“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我所反对的,只是它披着“共享”的皮而已。
说到底,小黄车本质上只是一家租用自行车的公司而已,我花钱租用你公司的自行车使用,就这么简单而已。租用关系自古有之,并不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那共享是什么呢?
我理解的共享大概是,共享的主体之间共同拥有这些东西,并且任意单个个体使用这些东西的边际成本接近于0。家庭成员就是共同享有家里的东西,并且使用它们的边际成本接近于0。这是家庭成员之间具有共享关系。不只是家庭关系,在很多场景中,都有这些共享关系存在。比如一国公民共享该国家的国防、公共空间等公共资源。
上述提到的更接近于绝对共享关系,另一种是心理预期造成的相对共享关系。
比如说,使用小黄车一次一毛钱跟使用小黄车一次一元钱,这其中的心理差别就在于此。同样是付费,我认为一次一毛钱的边际成本,相对于我这样的穷学生的心理预期来说,是和0差不多的。一毛钱和一块钱看起来是十倍的差别,在我对认知里面,绝不是十倍,而更可能接近不要钱和很多钱的差别。
如果有一天,哥有钱了,一块钱当然也不是事儿。但那个时候,我也不是学生了,大概也不会是小黄车的主要用户了。
小黄车的困境
从小黄车的发展轨迹来看,我能体会一点小黄车的心酸和无奈。
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想做一件双赢的事情,以极低的成本让用户使用自行车,在心理层面接近于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大大减少自行车的拥有量,低碳又环保。
一方面,小黄车使用中的乱象,他们甚至拿不到几毛钱的使用费,还要运营维护体量巨大的用户以及维修保养数量庞大的自行车,盈利该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
但是毕竟创业开公司,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对创业者是一种折磨,纵使既融资又风投,如果不能盈利,那么投资人终将远去,这个创业项目也将破产。
一边是盈利的压力,另一边是用户的不买账。
于是他们使尽浑身解数,比如投入使用滚轮锁,试行更加高级的电子锁。成本上升带来的使用价格上升,让学生用户更加不买账,不锁车或者不复位,只能使得公司更难收回成本。至于使用动态电子锁和价格上涨以后,小黄车会不会渐渐不再那么受欢迎,只是沦为出行的备选项,成为一家不温不火的租车公司呢。
结语:小黄车会走向何方
还记得思政课上老师给过一个讨论问题,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也许都有吧。
总之,小黄车作为共享经济的探路先锋,它们背后的那群创始人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是值得我们倾佩的。
小黄车最终的结局,放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当中,是既重要也不重要的。
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在探索,在为新的经济模式不断探索,人类在为未来而战。
小黄车会走向哪里,共享经济的繁荣时代会不会到来,这些留给后人去盖棺定论吧。
本文仅代表我作为一个穷学生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人和任何群体,欢迎有想法的人留言讨论,文明讨论,各持己见。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