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教师”

谈“教师”

作者: 玲珑沐笙 | 来源:发表于2020-11-29 22:44 被阅读0次

                                 

对于我来说,我不太想谈这个问题,但是当我选择教育学那一刻起,我就不得不面对这个之于我而言很复杂的问题。说句实话,我不是讨厌这个职业,而是我所接触的老师没有几个的形象和我从理论上接触“教师”这个形象相符的,所以我对“教师”这个词的认知冲突得不到顺应,以致后来凭我主观否认了教师的价值。当我深入了解教育,还有教师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也渐渐开始以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管我能理解,但却不能苟同。

谈起教师,就不得不说到孔夫子,展现一个教师典范的形象,从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等等都作了阐明,同样也对教师作了要求,用精细加工就是“学诲以爱教知”。无论是从人道还是师道来说,孔夫子对于我们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再者,就到了荀子,虽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却不是真的属于孔儒之派。暂且不管这些,荀况可是将“师”摆到和国家兴亡的地位,主张学生对教师的无条件服从,同样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仅学识渊博还得有威信,而且教学方法也得正确。接着就是法家的“以吏为师”,王充的“问难与距师”,后来韩愈写了《师说》,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说起《师说》,我们都不陌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师生关系就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教师,和我所期待我所成为的教师。其实教育不必太注重学生当下成绩的高低,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就如同当年母亲逼我写数学题那样,不是说要把数学学的多好,而是我学会了即便是我再讨厌的事,因为它对我来说是成长必须的,我就可以学着接受它。即便我再不喜欢教师,但是学了教育学之后,我能让自己不成为自己不喜欢的那种老师。也就是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短期见效的行为,而是一种长期性和长效性的特殊劳动过程。一个在小学阶段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一定在大学不能崭露头角。只要最后这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

虽然说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比如家庭还有学校,亦或是主观能动性。但是教师的作用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只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政策,都会把师范教育进行规定,所以教师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背负了神圣的使命。因为教师的质量就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质量。所以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教学的质量是最重要而且是基础性作用的。可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水平。倘若教师的“教”没能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学”结合,那教学就是失败的,当认知冲突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就会产生错误概念,进而有可能导致学生拒绝接受新概念或者学生只是获得机械记忆或概念更新,然后就会有可能导致学生习得无助或者效能不足等等,当学生拒绝“学”之后,就算老师再用力教,也无济于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是机械的学习,没能与自身原有自身知识结构建立联系的时候,也没有和自己的情感兴趣等等结合的时候,就产生不了有意义学习,也达不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上,走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前面也要促进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同样也不能忽略学生的接受主动性和兴趣等等这些主观的因素。然后从那些个教学原则教学方法选取手段,借鉴教学模式,在课程标准下发挥自己的作用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去达到自我实现。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处于发展的主体地位的时候,才能超越家庭等束缚自身发展的因素去达到“超我”的发展。

教师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家长群”的管理,学校的一些繁杂的管理,还有一些不必要的政治任务。来自本身教学的压力,学生发展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校的压力,社会的舆论,还有自己家庭中压力。当教学混入了这些东西之后,无论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等,势必就不会是纯粹的。可能从本身目的来说,教育就不是纯粹的,因为要实现社会的个性化同样也要实现个性社会化。所以尽管怎么号召“减负”,都是不可能全部减完了,学习就是辛苦的,无论杜威怎么宣扬“儿童中心”,社会也不可能会抛弃班级授课制。所以当你选择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就要做好面对这些压力的准备。压力是改变不了的,能改变的只有面对压力的心情和克服压力的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教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sl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