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社恐”怎么办?这本书让你摆脱社交压力

“社恐”怎么办?这本书让你摆脱社交压力

作者: 北山麻雀 | 来源:发表于2019-06-29 09:15 被阅读6次

    原来做销售时,由于工作性质,经常要做数个小时的演讲,和顾客聊一整天,组织活动,做主持。我做着这份社交性质的工作,但面对真正的社交场合时却觉得无所适从,我曾经把它归结为性格内向,直到看了吉莉恩·巴特勒所写的《无压力社交》,深入了解了“社交焦虑”,才终于豁然开朗。

    “社交焦虑”又叫“社交恐惧症”,人们或许更熟悉这个名字,我相信“社恐”患者并不在少数,现在的沟通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很可能在网上侃侃而谈的人,却无法应对现实中的社交场合。

    也许有人和曾经的我一样,分不清“内向”和“社恐”,其实它们完全是两回事。内向的人更喜欢独处和思考,但并不害怕和人打交道。而之所以叫社交恐惧症,本质上是害怕与人交流。它和性格没有任何关系,很多外向的人同样有社恐。

    不得不承认,社交恐惧症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职场,沟通能力至关重要,与人交流是无法避免的。特别在一些相对“高调”岗位上,比如销售和公关,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克服它。

    吉莉恩·巴特勒是认知治疗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她所写的《无压力社交》副标题是“一本写给社交恐惧人士的自助指南”,书中内容从标题就能窥得一二,它深入讲解了什么是社交恐惧症,并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训练方法,帮助读者逐渐摆脱焦虑。

    美国心理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四个标准:

    1.在面对陌生人或潜在的观察者时,对一种或多种社交行为产生显著且长期的恐惧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做出令自己被嘲笑或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的行为。
    2.身处令自己恐惧的社交场合时,几乎无法避免的产生恐惧感。
    3.知道自己的恐惧感是不合理的、过度的。
    4.尽可能回避可能让自己恐惧的社交场合,或在这些场合中倍感煎熬。

    书中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症状,方便供读者做自我“诊断”:

    1.过度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过度注意自我,对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过度在意。
    3.在事情发生后,仍然觉得自己可能做错了什么。
    4.说话时语速急促、声音纤弱、含糊不清、思路混乱。
    5.闪避对方的视线。
    6.避免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7.尽量待在“安全区”,和“安全”的人交谈,谈论“安全”的话题。
    8.尽可能回避麻烦的社交场合或场景。

    如果其中的大多症状都吻合,就基本可以“确诊”为社交焦虑。

    导致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与你身处的环境以及曾经的经历有关。但成因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来应对它。

    吉莉恩·巴特勒为我们提供了三种主要的方法: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模式、改变行为模式。

    一、减少自我关注

    更直白的说就是,别再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了。“社恐”们在社交中的恐惧感完全是被自己吓出来的。还没开始行动,就认定自己一定会出错,做什么说什么都要在心里打几遍草稿,因为出错就会被嫌弃,别人的眼神和动作在他眼中都别有深意。一切才刚刚开始,他已经幻想了自己的100种死法。恐惧也在揣测种被无限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表现出真正的自己,更无法集中精力听别人说了什么,由于精力过于分散,也容易犯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所以要从龟壳里走出来,把注意力放在别处。

    《无压力社交》中有一个转移注意力的练习。让自己身处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两三分钟,用心感受自己的身体,衣服舒不舒服?在想什么?情绪怎么样?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外界两三分钟,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天气怎么样?有什么人?

    如此不断循环,可以增强对注意力的控制。

    二、改变思维模式

    个人想法对社交焦虑的形成起到核心作用,“社恐”们的恐惧感看似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都是被臆想出来的。

    吉莉恩·巴特勒在书中说的一段话很贴切:社交焦虑者普遍都有一种要被批评的预感,与其说这是一种想法,不如说这是一种心态,这样的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

    我们要敢于随时质疑令自己不安的想法,比如:“我说话的时候别人都看着我,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很烂?”“不一定。也许他们觉得我讲的很好,所以都全神贯注的在听。”

    绝大多数猜测都是毫无根据的,真相没有那么恐怖,是你把它想的太恐怖了。

    三、改变行为模式

    当一些场合让我们感受到压力时,为了自我保护,我们会做出一些安全行为,来避免出错,也就是:待在“安全区”,和“安全”的人交谈,谈论“安全”的话题。比如避免直视别人的眼睛,用头发挡住脸,尽量不说话,只和熟悉的人待在一起。虽然是为了自我保护,但实际上没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引发焦虑的恶性循环。

    如果一直待在安全区,就永远无法知道自己的猜测是真是假。比如:你很少和别人谈论自己的事,因为担心对方在了解你过后就不喜欢你了,但如果你不试试看,永远不知道结果是什么。就算结果真的如你所料(尽管几率非常小),你也没什么损失,你不需要一个不喜欢你的人。

    如果你也恐惧社交,推荐你看吉莉恩·巴特勒所写的《无压力社交》,它剖析了社交恐惧症形成的原因,又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如何面对它,能够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

    不用因为有社交恐惧症而沮丧,你需要克服的是自我怀疑,而不是任何能力上的问题。之所以恐惧社交,是因为焦虑感让你忽略了自己的优点。事实上,敌人只有你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恐”怎么办?这本书让你摆脱社交压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uu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