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水抹微云
雨水今年开春的两个节气遭逢的两个日子,都是很特别的节日,这似乎在提醒和预示着今年这个己亥年的非同一般。
今年的立春日,正是夏历(农历)己亥年的正月初一。大年的头一天,这在中国人的心中,那是最重要最吉利的一天。全国放假,人们南下北上千里迢迢赶着回家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在这一天,万事都要求得顺顺当当红红火火。人们相信,这一天的好坏决定了未来一年的吉凶。
而今年的立春也正逢这个大吉的日子,意在提醒人们的注意,不一般的猪年开始了。
一个节气是十五天,以此类推,今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又正好赶上元宵节,这也是一个举国欢腾灯火通明的好日子。
过了这一天,对新年的庆祝宣告结束,人们都要从狂欢中醒来,回归有序的生活和工作。
01
“年”的欢庆仪式虽然结束了,而“雨水”这个节气才刚刚开始,直到十五天后“惊蛰”的到来,她方把时间之序悄然交付,而后姗然离场。
一年的节气与时间,就这样有序轮转变化着,时光交接,直到下一个立春的到来。
02
经常关注中国节气的人,会注意到古人关于节气的文字描述,比如“雨水”:
“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我每看到这些文字时,都是迷迷糊糊,只模糊地理解为水獭祭鱼,鸿雁从南方飞回来,草木开始生长这些事情。
但“候”字作何解,并不懂。这几件事是同时发生,还是次第发生,也不懂。
直到看了余世存老师的《时间之书》,才弄清了一些知识点。
原来古人描述的特定节气出现的特定现象,叫作“物候”。
一候为五天,一个节气有十五天,所以一个节气共有三候。
“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从古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这些事情,是按时令的顺序,先后发生的自然现象。
其他的节气物候,也都是如此这般的顺序。
03
从地理学上讲,“雨水”节气,正是每年的2月18—20日,多半是中国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位置。
北半球的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大陆上的冷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
这一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
雨水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
用先哲阴阳二分的数列排列,此时的阴阳各归其位,且分布均匀,阳内阴外,典型的少阳春的阴阳和合之象,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状态。
04
但雨水节气的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雨水所以,先哲给这一时空的系辞是:“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就是说,虽然天气回暖,大地复苏,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元素,比如常见的“倒春寒”,就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也可能造成人们受寒生病。
农事上,“雨水”节气,大麦、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是最需要肥料、最怕水的时期,此时就要抓好看苗施肥、清沟排水的田间管理。
由于天气冷暖多变,油菜、大麦、小麦易受低温冻害,农民还要采取培土施肥等防冻措施。
从养生上说,中医认为,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
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要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
同时,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死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这一预防医学可谓深得“思患而预防”之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