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自从离开了家,到了社会上,一年一年的打工,刚开始出来那几年一点不适应,一有不适,就会一周一周的给家里打电话,跟爸妈诉苦,心里就会舒畅许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适应了社会,工作也忙了些,然后是一个月一个月往家里打电话,再接着处事越来越稳重懂事了,爸妈年纪也大了,往家里打的电话少了,跟爸妈唠嗑得少了,因为知道爸妈不容易,都是报喜不报忧,即使很难,也不跟爸妈说半句。有时几个月才打一个电话。慢慢的有了家,操心的事也多了,有时想起才往家里打一个电话,问下爸妈身体可好。这两年更是感触颇深,不管遇到多难的事,父母永远都是子女背后最大的靠山。
再不济也不要拿父母撒气!今天在体育场看到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爷,走路一瘸一拐的,一个头发发白的大娘在一旁扶着他艰难的走着。没走多远,就看到那位老大爷在发脾气:“不用你扶,我自己走,我又不是废人,让别人看我的笑话。”
老妇人难过得低下头,放下了搀老大爷的手,发出低沉的声音:“你走慢点,实在走不动了,就歇一下,我在那边等你。”
老大爷头也不回地又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由于没有那位大娘的搀扶,走得更慢了,脸一下就通红起来。想停下来歇一下,但又逞强,一步一步地移动着,我跑了三四圈了,他一圈还没走完。那位大娘心疼地追上他,又去扶他:“我说了,不用你扶,我要靠自己走。”那位大爷不领情地又朝那位大娘吼了一下。
大娘只好又闷声不响地坐在刚刚的那个木椅上。双眼注视着那位大爷,神色慌张,眉头紧锁,怕是担心大爷摔倒。后来,我跑完走了几圈,那位大爷停在那,突然不走了,朝我看了看:“唉,小姑娘,帮个忙,你帮我搭把手,帮我把双手放在后背这里让我踱着走,这样我舒服点。”
我扶了扶他那双肿得像萝卜的手,然后小心翼翼地往后抬到后背那里,问他这手为什么这么肿,他说是中风造成的,上个月刚下床活动,我妈担心我,天天扶我来这里走,说争取多活个几年。我怕她担心,但心里又着急,经常像刚才那样吼她。事后我又会后悔。
再不济也不要拿父母撒气!“哦哦,那您慢点走,不要急,一天走一点,实在走不动,就歇一下,什么事都有个过程,心态放好一点,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好好地对待现在的每一天。对你妈那个态度也缓和一点,她也不容易,年纪这么大了,还天天为您操心,您应该好好跟她说话,特别是那个语气。”我不紧不慢地微笑着对他说。
这种感受我是深有体会的。病人因为病情带来的压力,情绪波动很大,一有不顺,就会大发雷霆,他们很在意身边人看他们的眼光,心里非常的脆弱,特别容易受伤!
后来,我走累了,做了几个俯卧撑,准备在木椅上休息一下,那位大爷也走完了第三圈,因为腿脚不方便,他脸上有了细细的汗珠,那位大娘跑过去赶快用毛巾帮他去擦拭,还拿去了保温杯给他喝水,大爷这次态度好多了,没有再朝大娘吼了,接过了大娘拿的水,喝了几口,又继续往前走去。
这次好像比之前走的稳了,没有一摇一晃了。大娘紧锁的眉头一下舒展开了,又坐回木椅上,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大爷过。
再不济也不要拿父母撒气!是的,当生活给了我们很难的选择题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沉淀思考,勇敢跨过它,挣扎固然痛苦,但陪在我们身边的亲人也非常的痛苦,我们就算不为自己争一把,也不能辜负父母为我们的付出。
不管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一直陪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的,大都只有父母。不管我们变成什么样,都始终如一地照顾我们,陪伴我们,不管多苦多累,从没有怨言。
不管我们在外面活成什么样,一回家就有爸妈热好的饭菜吃。即使我们到了四五十岁,我们在爸妈眼中也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小孩!父母的恩情大于天,愿我们都能好好地对待自己的父母!感谢父母!
再不济也不要拿父母撒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