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信仰宗教的缘由 --透过《约伯记》的隐喻看

人信仰宗教的缘由 --透过《约伯记》的隐喻看

作者: 吹毛求疵 | 来源:发表于2015-02-09 16:54 被阅读389次

                          人信仰宗教的缘由

                                       --透过《约伯记》的隐喻看

    “《约伯记》中的上帝真正欣赏的正是约伯身处苦难之地,敢于独立思考的勇气和才能。只有从怀疑之中生出的信念才是最坚定的信念。”信仰并不在于无条件的服从,就像《约伯记》中约伯的三个朋友及以利户一样。按照作者的逻辑,一个真正的信徒首先要有自由意志才有条件对信仰提出怀疑,而在怀疑的基础上产生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一个人要是没有自由意志,也就不会有真正的信仰,有的只能是胡思乱想。”

    《约伯记》是《圣经》中最古老的篇章之一,说的是一个为了共同的信念历经错综复杂的心灵冲突后使信念本身得到了高尚升华的故事。信念是自由的自主意识,谁也无权操控别人的思想。我想以三个问题作为切入点来理解整个篇章。

    (1)人是否为满足而虔诚

    约伯被无辜地牵涉进一场赌局。因为撒旦挑战上帝说,如果剥夺了约伯的财富,约伯就再也不会有对上帝的虔诚并且会诅咒上帝,而上帝毫不犹豫地应战了。而约伯却一无所知。突然,好像全世界的灾难都一起降临到这个无辜的好人身上:强盗劫走了他的牛和骆驼并且杀死了他的仆人,天火烧死了他的羊群和牧羊人,狂风吹塌了他华丽的房屋同时压死了他的七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随后他自己也得了一身病,从脚心到头顶没有一处好地方。约伯一直是个对上帝特别虔敬的人。而人们习惯于把表面的事情归结为因果关系,认为约伯受到了这些无辜的苦难后,就会怪罪于这些的发起者-上帝,进而对他不再虔诚,但是约伯没有,他的妻子对他说:“你还固执己见吗?放弃你的信仰吧”他的三位朋友认为约伯是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的孽。而约伯自己的思想却是尽管一切事实都对他所信仰的上帝不利,他仍然坚信上帝是公正、爱人的,仍然坚持自己对上帝的信仰。

    撒旦认为约伯信仰上帝是因为其保护他和他的家,保护他的一切,他的幸福由上帝所赐,如果上帝亲手毁了他的一切,他便不会敬奉上帝了。这里就是认为约伯是因为上帝满足了他的需要而去虔诚,如果单凭这一点,是可以这样说的。但是当他妻子劝他放弃信仰时,约伯拒绝了,他虽然失去了一切,亲人和财产,但他并没有抱怨什么。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受造性,世事无常,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遭到如此的不幸,约伯仍敬神爱神。这个时候约伯还是可以坚定自己信仰的。撒旦不甘心,进而又说是因为没有伤害到他的身体,但是即使身体遭受伤害,约伯还是坚定自己的信仰。

    苦难在上帝或者约伯手里,其实变成了一种工具,在撒旦手里是引诱人们离弃上帝工具,而在上帝手里,变成了使人更加深信上帝的工具,在约伯身上,苦难确实是使他更加深信上帝。从神性启示的角度来看,如何分辨真正的虔诚,即超利害的美德,与那种为了功利目的的假虔诚呢?或者也可以说,一个义人是如何从那种分不清利害的混沌中进入到超利害的境界中去。如果说义人就是要以身作则,让罪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虔诚,那么就可以知道上帝为什么没有在刚开始拒绝和撒旦打赌,而是容许他去伤害约伯,但是不能伤害其性命。也就呼应了前面说的,苦难在上帝手里是一种让人更加虔诚的工具,如果一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之心经历了这些苦难的洗礼之后,仍然保持坚定不变,那么这实际上就是在让撒旦的污蔑不攻自破,同时也表明了超利害的美德在人间是可能的。这样是不是就可以理解说,上帝和撒旦打赌实际上是想借撒旦的手来说明以上的这些问题,这样同时也是对上帝权能和公义的一种肯定。

    (2)信仰如果不能与人生的何种向往相关的话,是否应该怀疑或放弃

    在最后约伯因身体与心灵的剧痛,现实与信仰的冲突,令他困惑,但是最后苦难成了他跨越现实人生和理性信仰的桥梁,引他进人新的境界,呈现了真正的生命。然而他的三个朋友却受了神的责备,他们试图解释约伯的受苦之因,并为神的公义辩护。其实他们所讲的都是对的,但将他们的想法刻意套在约伯身上是错误的做法。因约伯受苦并不是因为其犯罪,而是因为神与撒旦一个赌局而引发的。三个朋友单凭经验、理性分析事物,凡事一概而论,是不正确的做法。

    以利法确信犯罪导致痛苦。他的论点是:“祸患,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人生在世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幸,只要敬神,凡事向神请示。神的作为是不可估量的”。他的观点实具真实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真理。以利法自身的推理虽合乎逻辑,但他的前提是错误的。以利法为要证实自己的观点,硬把约伯套入自己的经验模式中,并给他说:“神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只要你认罪,一切会好的。但约伯深知自己非因犯罪受苦,力辩其非。从以利法的劝说失败可以看到,我们看待问题不当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更不可为使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便以神为前提来压制别人。也不要单凭头脑、经验判别是非。

    比勒达在以利法论点的基础上阐释神的公义。他的论点是:“忘记神的人会失去所依靠的东西,神不会抛弃忠于他的人,更不会扶助邪恶之人,恶人的一切最终都会成空”。犯罪会导致痛苦,但不能说痛苦必因犯罪。所以他认为约伯受苦是神公义审判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说,约伯因犯罪才受痛苦,那么他的朋友没有受苦,是否说他们全然无罪呢?这种思想显然是片面的。

    锁法以自身的标准来评判一切事物—非此即彼。他对苦难并无独特见解,他不像以利法讲宗教经验,也不像比勒达从古人的智慧里找道理。他只讲自己的权威和绝对的是非,他坚信约伯的苦难是罪有应得,是神公义的审判。他认为人生在世善恶必报,只是时间长短而已。锁法的错误在于,他忘记了自己也是人,因人的判断不能永无错误。如果人生在世凡事公正,尽善尽美,人又何必寻求信仰呢?从锁法的失败可以看到,人并非不能明白真理,只是常常会受制于自己的主观有限性。所以应该以客观的态度,去衡量间题,面对信仰,正视人生。这里是通过约伯的受苦说明,苦难可以塑造人格,升华信仰,是人生的试金石,所以,在苦难中不要怨天尤人,灰心绝望,当坚信神的信实与慈爱。

    最后的结果是约伯仍然选择坚定信仰,并没有因为苦难而离弃上帝,认为对于真正信仰上帝的人,任何苦难都是要坦然面对的。但是这里也不能全然的否定三位友人,毕竟正是因为他们,才使得约伯坚定了自己对真理追求的信心,也使其朋友们对上帝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实际上是一个关于信念的集体升华的过程。

    (3)重审约伯从坚定到动摇,再转为坚定,及约伯重新坚定信仰的历程

    撒旦揣测约伯信仰上帝与修德动机在于求福,由此而有对约伯家破人亡的苦难考验。但当苦难超出了个体肉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约伯首先开始作为一个凡人而感受痛苦,信仰也在此处开始动摇,但是后面三位友人的劝说中,约伯在为自己的自辨中,一步步的坚定了自己原本动摇的信仰。

    在现今这个物欲膨胀的社会中,很多人都被其身份和地位所定位,其信仰也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他们选择信仰上帝只是因为上帝可以满足其需要,或者起一种保佑的作用,当所谓的“保佑”灵验了,他们就会认为上帝是可信的,继而选择继续相信上帝;反之,则信心动摇,选择背弃信仰。我们敬奉上帝是因为他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而不是因为他能带来什么好处,所以,若我们信仰上帝是因为寻求保佑,那么我们的信仰是经不起考验的。

    所以从这里看,约伯的受难和我开头所说的一样,从某一个角度看,是正面的,向人们阐明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上帝,什么是真正坚定的信仰。信仰的本质应该是摒弃一切功利主义,不是为了寻求苦难的根源才去信仰,而是依靠信仰去逾越苦难。人生很多时候是像约伯的友人所说的那样“人受苦是因为自身的罪恶”,但是约伯受苦是无辜的,所以这就打破了那种。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明白的事物要比我们明白的事物多,我们不明白的事物并不代表其不存在,所以应该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

    约伯对于德行业报观的质疑,虽然他是提出了业报的颠覆,但是他报的态度还是和他三位友人一样的,即传统的德行业报观的教条主义。个体的自我意识在受苦中清醒,在这里信仰危机是对德行世界设定者上帝的怀疑,是对真实上帝的信仰与德行业报决裂,意味着与传统的群体信仰上帝的决裂,是得不到上帝庇护的个体信仰的升华。向上帝诉求公义和受苦原因,贯穿了整个约伯的倾诉过程,“约伯问题”对神义论向人义论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约伯记》展示了德行业报观与无辜受苦的冲突。在此所描述的约伯超利害的美德与对上帝的忠心,为上帝的公义提供了更深的一层内涵。批判了善恶报应和德行业报观的教条主义所持守的僵化立场。也同时教导我们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受苦问题。作为个体,应该直接面对上帝,在上帝面前承认自身的不足。

                                           By 不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信仰宗教的缘由 --透过《约伯记》的隐喻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djxttx.html